[实用新型]一种光纤过纤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0254.0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6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沈美胜;欧阳星涛;黄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曹建军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纤过纤板。
背景技术
现有光纤过纤板大多采用厚厚的基板打沉头螺丝孔的结构,由于过线槽要求一定的强度,基板通常设计得比较厚重,这无疑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费,成本较高;同时,沉头螺丝孔固定结构要求固定位冲孔攻牙,工艺较为复杂,装配操作时间较长,费时费工亦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料少、工艺简、成本低、装配简单可靠的光纤过纤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光纤过纤板,包括基板、过线槽,还包括弹性扣和档骨,基板呈“L”型,包括正面板和底面板,正面板上设有矩形孔a与矩形孔b,弹性扣与矩形孔a配合且该弹性扣的底端连接在底面板的上端面,弹性扣的上端面设有卡接凸头,档骨与矩形孔b配合且该档骨的底端连接在底面板的上端面,过线槽设置在底面板的下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过纤板中,弹性扣和档骨间隔排布在底面板的上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过纤板中,卡接凸头的侧端面是直角梯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过纤板中,正面板上设有沉头螺丝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过纤板,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
1.基板的“L”型结构设计既增加了强度,又极大地节省材料且降低生产成本;
2.弹性扣卡接结构装配简单可靠,较传统沉头螺丝孔固定的方法省去了固定板冲孔攻牙的复杂工序,节省了人工劳动力;
3.过线槽设置在基板的底面板下端面上,完全可以保证过线槽足够的强度;
4.保留了传统的沉头螺丝孔结构,光纤过纤板应用的场所不受限制,通用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纤过纤板的正面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纤过纤板的弹性扣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纤过纤板卡接固定的固定板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纤过纤板卡接固定的装配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光纤过纤板螺钉固定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光纤过纤板包括基板1、过线槽4,还包括弹性扣2和档骨3,基板1呈“L”型,包括正面板1-1和底面板1-2,正面板1-1上设有矩形孔a1-1-1与矩形孔b1-1-2,弹性扣2与矩形孔a1-1-1配合且该弹性扣2的底端连接在底面板1-2的上端面,弹性扣2的上端面设有卡接凸头2-1,档骨3与矩形孔b1-1-2配合且该档骨3的底端连接在底面板1-2的上端面,过线槽4设置在底面板1-2的下端面。其中,弹性扣2和档骨3间隔排布在底面板1-2的上端面。光纤过纤板基板的“L”型结构,在保证过线槽强度的前提下,极大地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如图2至图4所示,卡接凸头2-1的侧端面是直角梯形,固定板5上设有与卡接凸头2-1配合安装的方形孔5-1。固定板5插入光纤过纤板时,弹性扣2受压后卡接凸头2-1卡入方形孔5-1内,同时,与弹性扣2间隔排布的档骨3限位,实现对光纤过纤板的三维定位。弹性扣卡接结构设计省去了很多繁杂的工序,使安装变得简单,提高了操作性能。
如图5所示,正面板1-1上设有沉头螺丝孔1-1-3,光纤过纤板通过螺钉固定在V型板6上。之所以保留沉头螺丝孔结构备用,是为了确保光纤过纤板在非钣金场所同样可以应用。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0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石墨接地网
- 下一篇:一种微带环形引信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