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轴电缆测试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8581.2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7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晋;李雷;侯琳琳;杨斌;李娟;高鹏;杨学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夏素霞 |
地址: | 061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电缆 测试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电缆测试接头。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加,由前些年南方雪灾就可见一斑。而电力通信在保障电网安全、有效运行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保证电力通信能够可靠、稳定的运行,需要实时保证设备的正常。现代电网通信中主要以光纤通信为主,而在光纤通信中光端机和终端机以及光端机之间的连接则是依靠2M线转接,所以在数字配线架(DDF)的2M线转接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在以前的工作中,由于没有合适的工器具,总是导致2M线转接的效率不高,成功率较低。2M线接头是速率为2048kps的同轴电缆连接接头,分为收接头、发接头。光端机出线收、发与终端机发、收对接,实现信号的传输,2M线接头制作质量与收发接入影响着通道的传输质量,而在转接之后不方便进行测试,则造成工作效率低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轴电缆测试接头,能够测试光端机和终端机之间的转接线连接是否正确,通过使用所述测试接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轴电缆测试接头,包括内导体和外导体,内导体与外导体之间通过绝缘子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内导体和外导体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接头还包括与外导体固定连接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设有钩挂环。
优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双列直插式发光二极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测试接头通过改造普通2M线接头得来,还包括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与测试接头的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连接,使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构成通路。在使用时,所述测试接头与2M线接头连接,当光端机的发收与终端机的收发相对应接好后,所述测试接头上的发光二极管会点亮,如果光端机的发收与终端机的收发没有成功连接,所述测试接头上的发光二极管不会被点亮。通过使用所述测试接头可方便快速的测试光端机与终端机之间的转接线连接是否正确、有效,不仅提高了转接的一次成功率,而且提高了检修过程中以及安装设备时的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所述测试接头的外壳体上设有钩挂环,可方便随身携带使用;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推广和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导体 2、外导体 3、绝缘子 4、发光二极管 5、外壳体 6、钩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同轴电缆测试接头,包括内导体1和外导体2,内导体1与外导体2之间通过绝缘子3固定连接,绝缘子将外导体与内导体之间断开,还包括与内导体1和外导体2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4,内导体、发光二极管和外导体之间相连通;为了连接方便所述发光二极管4为双列直插式发光二极管,也可以选用其它类型的发光二极管。为了携带方便,所述测试接头还增加了一个钩挂环,这样使用者可以像带钥匙一样随身携带,也不易丢失。
所述测试接头的原理比较简单,就是利用了弱电流使发光二极管发光,即可以知道光端机与终端机之间的转接线连接是否合格。当光端机接收到光信号后,便从2M出线卡发出电信号,产生弱电流,到达数字配线架(DDF架),随后终端机与光端机便在数字配线架(DDF架)处进行了转接,若能成功转接则可以达到各个变电站之间的通信。
在使用时,所述测试接头与2M线接头连接,当光端机的发收与终端机的收发相对应接好后,所述测试接头上的发光二极管会点亮,如果光端机的发收与终端机的收发没有成功连接,所述测试接头上的发光二极管不会被点亮。通过使用所述测试接头可方便快速的测试光端机与终端机之间的转接线连接是否正确、有效,不仅提高了转接的一次成功率,而且提高了检修过程中以及安装设备时的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所述测试接头的外壳体上设有钩挂环,可方便随身携带使用;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推广和使用前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来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未经沧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8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杆盖半成品位置度检具
- 下一篇:U型内置复合保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