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 灯头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8067.9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4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建辉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V17/1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蒋康铭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灯头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 灯头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LED灯工作是否稳定,品质好坏,与灯体本身散热至关重要,由于热量集中在尺寸很小的芯片内,芯片温度升高,引起热应力的非均匀分布、芯片发光效率和萤光粉激射效率下降;当温度超过一定值时,器件失效率呈指数规律增加。统计资料表明,元件温度每上升2℃,可靠性下降10%。当多个LED密集排列组成白光照明系统时,热量的耗散问题更严重。解决热量管理问题已成为高亮度LED应用的先决条件。
现有一种LED灯包括铝合金灯杯、位于灯杯上端的透光灯罩、位于灯杯下端的灯头,LED灯珠安装铝合金灯杯内并向透光灯罩方向发出光线。由于灯杯与透光灯罩和灯头之间均为密封连接,LED灯珠所发出的热量只能通过铝合金灯杯传导出去,其散热效率有待进一步加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LED 灯头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ED 灯头散热结构,包括铝合金灯杯、位于灯杯上端的透光灯罩、位于灯杯下端的塑料底座,所述塑料底座包括灯头、位于灯头上方的散热区、位于散热区上方并插入灯杯内的安装头,散热区的内表面与灯杯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灯杯的下表面为一圆环且圆环上设有一道或两道散热槽,散热区的外表面设有多个与内表面相通的散热孔I和与散热槽相通的散热孔II。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头的两侧设有向外凸起的弹片,弹片卡接在圆环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头的两侧设有向外凸起的导向柱,圆环上设有与导向柱相对应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头的顶部设有LED灯安装片,LED灯安装片通过螺丝安装在导向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散热区的外表面设有多个与内表面相通的散热孔I和与散热槽相通的散热孔II,使底座内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I往外排出,同时铝合金灯杯内的部分热量可通过散热孔II往外排出,加快其散热效率,提高LED灯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底座通过弹片卡接在铝合金灯杯的底部,拆装方便、快捷,方便生产和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爆炸图;
图4为灯杯的仰视图;
图5为塑料底座的俯视图;
图6为PA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LED 灯头散热结构,包括铝合金灯杯1、位于灯杯1上端的透光灯罩2、位于灯杯1下端的塑料底座3,所述塑料底座3包括灯头31、位于灯头31上方的散热区32、位于散热区32上方并插入灯杯1内的安装头33,所述安装头33的顶部设有LED灯安装片4,LED灯安装片4通过螺丝安装在导向柱36上。在本实施例中,灯头31可为E27、E40、GU9、GU10等常规灯头型号,所述灯杯1和透光灯罩2可为球泡、PA灯等常规灯泡外形。所述散热区32的内表面与灯杯1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灯杯1的下表面为一圆环11且圆环11上设有一道或两道散热槽12,散热区32的外表面设有多个与内表面相通的散热孔I34和与散热槽12相通的散热孔II37。在使用时,LED灯珠的热量部分通过灯杯1的铝合金主体散出,另一部分通过散热孔II37散出,而塑料底座3内的热量通过散热孔I34往外排出,加快其散热效率,提高LED灯珠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塑料底座3通过卡扣方式与灯杯1相连接。所述安装头33的两侧设有向外凸起的弹片35,弹片35卡接在圆环11的内侧,所述安装头33的两侧设有向外凸起的导向柱36,圆环11上设有与导向柱36相对应的凹槽13。装配时,只需将塑料底座3的导向柱36沿着凹槽13插入灯杯1,使,弹片35卡接在圆环11的内侧即可完成装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方便。
当然,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其它等同技术方案也应当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建辉,未经谢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8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料块检测控制装置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