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路控制一体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7999.1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8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福;马向辉;肖娟;张华;包甸芑;许辉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25/06 | 分类号: | H01H25/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一体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路控制一体开关。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上流通的开关大都是独立式开关,即一个开关只固定控制一盏灯,所以在一些安装有多盏灯的地方就需要相应安装多个开关,往往会给人们造成找不到电灯对应开关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一个旋钮控制多盏电灯的开启或者关闭,提供一种以一抵多的操作方式,既节省材料又节省空间的多路控制一体开关。
本实用新型设有圆形旋钮、盒盖、底盒;底盒上设有按圆周分布的1圈按钮,所述圆形旋钮底部内嵌有1块铁片,铁片的长度与位于底盒上的按钮至底盒中心的距离相同,圆形旋钮与铁片一起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底盒上,盒盖上设有旋钮孔和突起,所述旋钮孔与圆形旋钮配合,所述突起与按钮配合。
所述按钮可设至少2只。所述紧固件设有双头螺柱、螺母,在双头螺柱上套设弹簧。
所述盒盖的底部可设至少1个卡爪,底盒的底部设有与卡爪相配合的凹槽,用于将盒盖与底盒相固定。
使用时只需旋转圆形旋钮到想要控制的电灯在盒盖上的对应位置,然后按下圆形旋钮接通按钮;当需要关闭电灯时,只需再将圆形旋钮转回原位置并按下释放按钮即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一个旋钮控制多盏电灯的开启或者关闭,提供一种以一抵多但简单易行的操作方式,既可以节约材料,又可以节省空间,加工制作成本低且适合大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将旋钮旋至盒盖上所指示的要控制的灯的位置,再按压旋钮即可。操作方便可靠,适用于学校教室、会议室等公共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在图1~4中,各标记如下:A—盒盖;B—底盒;1—铁片;2—按钮;3—圆形旋钮,旋钮握柄的指示方向即为所控制灯的方向;4—弹簧;5—突起,用于指示灯的位置;6—卡爪,用于将盒盖和底盒相固定;7—旋钮孔;8—凹槽;9—双头螺柱;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圆形旋钮3、盒盖A、底盒B;底盒B上设有按圆周分布的1圈按钮2,所述圆形旋钮3底部内嵌有1块铁片1,铁片1的长度与位于底盒B上的按钮2至底盒B中心的距离相同,圆形旋钮3与铁片1一起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底盒B上,盒盖A上设有旋钮孔7和突起5,所述旋钮孔7与圆形旋钮3配合,所述突起5与按钮2配合。
所述按钮2可设至少2只。所述紧固件设有双头螺柱9、螺母10,在双头螺柱9上套设弹簧4。
所述盒盖A的底部可设至少1个卡爪6,底盒B的底部设有与卡爪6相配合的凹槽8,用于将盒盖A与底盒B相固定。
使用时,使用人只需旋转圆形旋钮到想要控制的电灯在盒盖上突起对应的位置,然后轻压圆形旋钮以压缩双头螺柱上的弹簧,带动与之相连接的铁片下移并按压对应按钮,实现电灯的接通点亮。而在灯点亮后使用人放开圆形旋钮,位于旋钮下的弹簧会回复原状并将旋钮顶回由螺母位置所限制的高度,保证旋钮还能继续旋动以实现对其他位置电灯的有效控制。当需要关闭电灯时,只需再将圆形旋钮转回原位置,再次轻压按钮带动铁片转到相应位置释放按钮。
由于该开关内部依然保证各电灯电路排布的相互独立,因此当其中某个按钮出现问题时,打开盒盖即可对该线路或按钮进行维修和更换,不会影响到其他电灯的控制,所以适用范围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7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状机防翻、爆管装置
- 下一篇:一贯机传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