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段式环状悬吊人工韧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7710.6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0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益;沈为;蒋佳;杨建军;李宏;李毓卓;戈允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8 | 分类号: | A61F2/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环状 悬吊 人工 韧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入人体的人工韧带,尤其是与钮扣钢板连接的人工韧带,具体地,涉及分段式环状悬吊人工韧带。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临床应用较多且较为成熟的人工韧带为法国的LARS人工韧带,此韧带以高韧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1994年开始应用于临床,2004年首次在国内成功使用,已通过欧洲CE认证和中国SFDA认证。LARS人工韧带是由聚合纤维网自身卷绕合拢形成,分为两边骨隧道部、中间关节纤维部以及两端牵引线部。LARS人工韧带植入骨隧道时,在股骨及胫骨隧道内分别采用一枚金属螺钉挤压固定。但是,这种固定方式不仅减少了韧带与骨隧道的接触面积,且因螺钉对韧带的挤压导致韧带内部空间减少,影响自体组织长入,远期骨隧道内螺钉容易发生松动,最终导致人工韧带的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LARS人工韧带不利于韧带与骨道愈合及固定方式不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段式环状悬吊人工韧带。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韧带既能连接钮扣钢板增加固定的牢固程度,而且更能增加人工韧带与骨隧道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韧带与骨隧道的愈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段式环状悬吊人工韧带,包括依次首尾连接构成环状的股骨端环袢、第一股骨隧道编织部、第一关节内自由纤维部、第一胫骨隧道编织部、胫骨端环袢、第二胫骨隧道编织部、第二关节内自由纤维部、第二股骨隧道编织部。
优选地,还包括牵引线,其中,所述牵引线连接于所述胫骨端环袢。
优选地,所述牵引线连接于所述胫骨端环袢的中点处。
优选地,所述股骨端环袢由股骨端自由纤维部构成。
优选地,所述股骨端环袢由股骨端编织纤维部构成。
优选地,所述胫骨端环袢由胫骨端自由纤维部构成。
优选地,所述胫骨端环袢由胫骨端编织纤维部构成。
优选地,沿各自的中心线方向,所述股骨端环袢的长度为10mm,所述第一股骨隧道编织部的长度为20mm,所述第一关节内自由纤维部的长度为30mm,所述第一胫骨隧道编织部的长度为25mm,所述胫骨端环袢的长度为10mm,所述第二胫骨隧道编织部的长度为25mm,所述第二关节内自由纤维部的长度为30mm,所述第二股骨隧道编织部的长度为20mm。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可在使用人工韧带重建人前交叉韧带时,增强人工韧带的固定且增加人工韧带与骨隧道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人工韧带与骨道的愈合,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ACL重建手术中,根据需要选择相应长度的带环钮扣钢板与人工韧带的两股骨隧道部间的环袢相连接。当此人工韧带植入骨隧道时,股骨隧道端采用钮扣钢板与人工韧带相连接悬吊固定。因股骨及胫骨隧道部韧带与骨隧道内更大程度地接触面积增大,且韧带内部空间更大(无螺钉挤压),能够达到加强固定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段式环状悬吊人工韧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段式环状悬吊人工韧带的制备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段式环状悬吊人工韧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段式环状悬吊人工韧带,包括依次首尾连接构成环状的股骨端环袢1、第一股骨隧道编织部2、第一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第一胫骨隧道编织部4、胫骨端环袢5、第二胫骨隧道编织部6、第二关节内自由纤维部7、第二股骨隧道编织部8。所述分段式环状悬吊人工韧带还包括牵引线9,其中,所述牵引线9连接于所述胫骨端环袢5,所述牵引线9连接于所述胫骨端环袢5的中点处。所述股骨端环袢1可直接与带环钮扣钢板(Endobutton)相连接,植入人体股骨隧道后,所连接的Endobutton钮扣钢板可卡压在股骨隧道口外,对韧带起到悬吊固定作用。
更为具体地,所述股骨端环袢1由股骨端自由纤维部构成;而在一个变化例中,所述股骨端环袢1由股骨端编织纤维部构成。所述胫骨端环袢5由胫骨端自由纤维部构成;而在一个变化例中,所述胫骨端环袢5由胫骨端编织纤维部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7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终端、控制方法和程序
- 下一篇:一种双向整流降压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