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托辊带式输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6232.7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8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尹剑;马鑫;叶其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2 | 分类号: | B65G3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黄明哲;查俊奎 |
地址: | 2133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托辊带式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个带式传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单托辊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托辊带式输送机在输送物料时,物料容易落入尾辊和输送带之间,若尾辊没有自清作用,物料沉积在尾辊上,会导致尾辊转动的摩擦阻力增大,致使输送带跑偏或断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托辊带式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单托辊带式输送机包括头段、中间段和尾段;所述尾段包括外壳和尾辊;
所述外壳包括尾段罩壳和尾段壳体,所述尾段罩壳与尾段壳体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尾段罩壳为弧线形;
所述尾辊为轮辐式,由桨叶式旋片、尾辊壳体、壳体支撑板、内辊和尾轴组成;桨叶式旋片套接在尾辊壳体的两端;
所述尾辊壳体的结构为条幅板连接两个对称的圆环,所述条幅板的中段隆起;所述中段的隆起起到防止输送带跑偏的作用。
内辊内置于尾辊壳体内,壳体支撑板连接条幅板和内辊,内辊套接在尾轴上,尾轴的两端穿过尾段罩壳;
所述内辊的侧面设有从中间到两端的坡度。
作为设置内辊侧面坡度的一种实施形式:所述内辊由辊体、两个圆台和法兰盘组成,所述法兰盘套接在辊体的中间,圆台的轴心处设有供辊体穿过的通孔,圆台内径小的一端与辊体的末端相连,内径大的一端与法兰盘相连,圆台使内辊的侧面从中间到两端形成坡度。
尾段罩壳与尾段壳体可拆卸式连接,便于提升机尾部的维护和修理。
当物料掉入尾段下层时,尾段罩壳为弧线形,与轮辐式尾辊配合,通过尾辊 两端的桨叶式旋片刮起物料,返还到上层皮带上,达到自清效果。
尾辊的结构,使其也有自清效果,当物料掉入尾辊时,物料不会存于皮带和尾辊之间,而是依次沿着尾辊壳体的条幅板、壳体支撑板,掉落至尾辊壳体中的的内辊表面,而内辊的侧面有向两端倾斜的坡度,物料掉落至尾辊的两端,从尾辊的两端自由滑落,滑落至桨叶式旋片,又被扫至皮带上,达到自清的目的。
在尾段壳体的一侧设有尾段快开门,便于在提升机使用间隙清理提升机尾部。
在尾段壳体的上部设有尾段挡料板,与桨叶式旋片接触,其接触端为橡胶材质。被桨叶式旋片扫上来的物料,与挡料板接触时,挡料板引导物料至输送带。所述挡料板还可以防止散落的物料掉落至输送机尾部。
在所述尾段罩壳的一端设有手柄,便于拆卸尾段罩壳。
所述条幅板为5个及以上。
所述壳体支撑板的数目与尾辊壳体的条幅板的数目相同。
在所述尾轴与尾段罩壳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板,以防止漏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托辊带式输送机具有自清效果,可妥善解决物料在输送机尾部的沉积问题,从而使尾辊在运行过程中摩擦阻力稳定,皮带不会因此而跑偏。
附图说明
图1-A本实用新型所述单托辊带式输送机的尾部主视图。
图1-B本实用新型所述单托辊带式输送机的尾部右视图。
图1-C本实用新型所述单托辊带式输送机的尾部俯视图。
图2-A本实用新型所述单托辊带式输送机的尾段罩壳的主视图。
图2-B本实用新型所述单托辊带式输送机的尾段罩壳的左视图。
图3-A本实用新型所述单托辊带式输送机的尾段密封盖的主视图。
图3-B本实用新型所述单托辊带式输送机的尾段密封盖的右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单托辊带式输送机的尾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本实用新型所述单托辊带式输送机的尾辊壳体的主视图。
图5-B本实用新型所述单托辊带式输送机的尾辊壳体的右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所述单托辊带式输送机的尾辊的内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所述单托辊带式输送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托辊带式输送机包括头段16、中间段(未标出)和尾段15;所述尾段包括外壳和尾辊3;所述外壳包括尾段罩壳1和尾段壳体4,所述尾段罩壳1与尾段壳体4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尾段罩壳1为弧线形。
所述尾辊为轮辐式,由桨叶式旋片、尾辊壳体7、壳体支撑板14、内辊8和尾轴10组成;桨叶式旋片套接在尾辊壳体7的两端。
所述尾辊壳体7的结构为条幅板连接两个对称的圆环,所述条幅板的中段隆起,所述条幅板为5个。
在尾段壳体的一侧设有尾段快开门5。
在尾段壳体的上部设有尾段挡料板6,与桨叶式旋片接触,其接触端为橡胶材质。
在所述尾段罩壳的一端设有手柄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6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釜循环式2-乙基咪唑合成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骨科护理用警示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