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健身车把手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5626.0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1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米切尔·卡门·布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美(厦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2/06 | 分类号: | A63B22/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身 车把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车的技术领域,特别与健身车把手改进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健身车的把手10是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0上,如图1所示,把手10在支撑架20上的位置不可以前后调节。对于不同身高和上肢长短不同的健身者来说,无法完全适合同一辆健身车上把手10的固定位置,所以,健身效果较差。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现有健身车的把手安装结构进行改良设计,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车把手改进结构,使同一辆健身车能够适用于更多人群。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健身车把手改进结构,把手与支撑架分体成型,把手安装在滑杆上,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滑道,借助滑杆和滑道配合,使把手可前后滑动地安装在支撑架上。
所述滑道上形成导棱,滑杆上形成与导棱配合的导槽。
所述导棱和导槽之间设有摩擦条。
所述滑道固定成型在支撑架的顶部。
所述把手上形成安装座,安装座上开有通孔,滑杆上也开有通孔,借助锁紧手轮下方的定位杆穿过安装座和滑杆的通孔再与滑杆下方的夹紧块锁紧连接,使把手安装在滑杆上。
所述夹紧块上也形成与导棱配合的导槽。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因为把手是借助滑杆和滑道配合安装在支撑架上,所以,把手可在支撑架上做前后滑动调节,对于同一辆健身车来说,不同身高和上肢长短不同的健身者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节来适应把手的固定位置,使同一辆健身车能够适用于更多人群,健身效果明显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把手10 支撑架20
把手1 安装座11
通孔12
支撑架2
滑杆3 通孔31
导槽32
锁紧手轮4 定位杆41
夹紧块5 导槽51
滑道6 导棱61
摩擦条7。
具体实施方式
配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健身车把手改进结构,把手1与支撑架2分体成型。
把手1安装在滑杆3上。此实施例具体是在把手1上形成安装座11,安装座11上开有通孔12,滑杆3上也开有通孔31,借助锁紧手轮4下方的定位杆41穿过通孔12和通孔31再与滑杆3下方的夹紧块5锁紧连接,使把手1安装在滑杆3上。为了实现滑动配合,此实施例具体是在滑杆3上形成导槽32。为了使调节后能够更好地定位把手1,此实施例在夹紧块5上也形成导槽51,借助此导槽51与后述导棱61夹紧配合,可以在锁紧把手1和滑杆3的同时,将把手1定位在后述滑道6上。
支撑架2的顶部安装滑道6,此实施例具体是将滑道6固定成型在支撑架2的顶部,借助滑杆3和滑道6配合,使把手1可前后滑动地安装在支撑架2上。为了实现滑动配合,此实施例具体是在滑道6上形成与导槽32配合的导棱61,借助导槽32和导棱61的配合,可使滑杆3和滑道6的接触面大、正向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为了产生更好的调节手感,此实施例在导棱61和导槽32之间还设有摩擦条7。
此实施例调节把手1时,旋松锁紧手轮4,推动把手1在支撑架2上做前后滑动,到合适位置时,再旋紧锁紧手轮4,将把手1定位。这样,同一辆健身车可以适合不同身高和上肢长短不同的健身者,健身效果明显提高。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美(厦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朗美(厦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56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