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滤油泵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5579.X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3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曹迅;汪龙祥;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张慧清 |
地址: | 21001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油泵组,特别是涉及适用于船舶液压、动力管路的串油、冲洗工作的滤油泵组。
背景技术
滤油泵组常常应用于船舶液压、动力管路的串油、冲洗工作当中,主要目的是为了冲洗管路在施工、运输、安装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提高系统的清洁度,以保证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目前使用的滤油泵只有一个大投油柜,储油量在500升左右,用这一滤油泵进行系统冲洗,用油量多,循环时间长,投油天数在5天左右,既不符合高效的要求,也不符合节约的原则。
因此,找到一种节能型的滤油泵组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的滤油泵组,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滤油泵组,所述滤油泵组由注油通路、预检通路以及清洗通路组成,所述注油通路主要由依次相连的一号阀、二号阀、粗滤器、油泵、细滤器、三号阀、待清洗系统、小型投油桶、四号阀、五号阀以及储油柜组成,所述储油柜与二号阀连通形成整体回路,所述储油柜的下端设置有泄放阀,所述投油桶上安装有加热器以及温度计,所述投油桶与储油柜上分别装有投油桶液位计、储油柜液位计,并且还分别开设有投油桶通孔以及储油柜通孔;所述预检通路中还包括有六号阀,并且六号阀设置于二号阀前,与注油通路中的一号阀形成并联,其另一端与储油柜相连,同时在注油通路的粗滤器与油泵之间增设真空表、并且在油泵与细滤器之间增设压力表,所述油泵两端连通形成自循环,并在自循环通路上设置九号阀,所述压力表与细滤器之间设置压力开关,其他部分与注油通路重叠;所述清洗通路中投油桶与二号阀连接形成清洗回路,并且在投油桶与二号阀之间还设置有七号阀,以及用于取样的八号阀;所述滤油泵组整体固定于基座上方。
此投油泵工作原理及目的:通过备用吸口吸入外接油源打开一号阀、二号阀和三号阀,通电开始启动泵组,开放注油通道,油经过粗滤器进泵,泵出口经细滤器后进入系统,系统回油到小投油桶,打开四号阀和五号阀,小投油桶的油注满后经溢流管溢流至储油柜,关注储油柜的液位计待储油柜内的油超出吸口150MM时关闭备用吸口阀即一号阀,完成注油。
打开储油柜的吸口阀六号阀,将系统正常循环运转。查看油泵进出口的真空表和压力表,压力过高时安全阀九号阀起跳泄压到油泵进口,检查管路一切正常后,查看投油桶液位计高度,液位稳定后,关闭储油柜的吸口阀六号阀,完成预检。
打开投油柜的吸口阀七号阀;并将投油桶加热器开关打开对系统进行加热,通过投油桶上的温度计来查看温度变动,整个系统用小型投油桶内的油开始正常投油清洗管路,达到规定时间,通过取样阀八号阀取样,化验,合格后交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整个泵组连接的优化,将容量为500升投油柜改为一个200升的储油柜,单独增加一个容量为12升的小型投油桶,仅需使用小型投油桶内的油量进行循环清洗,减少投油时使用的油量,并节省投油时间。
同时,当油在投油过程中出现损耗,液位在小型投油桶中下降,需要补充油量时,打开储油柜的吸口阀六号阀将储油柜的油补充到小型投油桶中,从而保证系统清洗管路中的油量。
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滤油泵组在油泵进出口分别安装了滤器,泵进口的滤器也就是粗滤器,对投油油品进行一次粗过滤来有效的保护泵不被损坏,而泵出口的滤器也就是细滤器保证进入系统中的油是干净的。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实现了利用最少的油,最少的时间投出合格的油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以带圈的数字附图标记代表对应数字编号的阀,其他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粗滤器、2-油泵、3-细滤器、4-待清洗系统、5-投油桶、6-储油柜、7-加热器、8-温度计、9-投油桶液位计、10-储油柜液位仪、11-投油桶通孔、12-储油柜通孔、13-真空表、14-压力表、15-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幅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未经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55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