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压水箱内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5421.2 | 申请日: | 2012-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6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发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发琼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21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箱 内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压水箱内胆,属于热能行业的热水器、采暖系统的储热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承压水箱内胆有两种,一种为全不锈钢内胆,另一种为搪瓷内胆。不锈钢内胆一般采用厚度超过1.5mm的SUS304或SUS316L不锈钢制造,桶身与端盖采用氩弧焊,水嘴也采用氩弧焊与桶身连接,但由于材料本身以及焊接工艺的问题,这种水箱容易遭到自来水中Cl-1的腐蚀,寿命较短;搪瓷内胆采用在碳钢桶身内壁烧结一层陶瓷的工艺生产,虽然水质清洁,但陶瓷本身易碎,随着水箱冷热交替,陶瓷会逐步从内壁剥落,最终导致碳钢腐蚀漏水,所以,也不能满足长期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承压水箱内胆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承压水箱内胆,具有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水质清洁、寿命长、原料可回收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承压水箱内胆,由桶身(1)、上端盖(2)、下端盖(3)、进水管(4)、出水管(5)、电加热管(6)和排污管(7)组成,出水管(5)、电加热管(6)、进水管(4)依次分布在上端盖(2)、下端盖(3)之间的桶身(1)上,排污管(7)设置在下端盖(3)上或出水管(5)附近的桶身(1)上,上端盖(2)、下端盖(3)、进水管(4)、出水管(5)、电加热管(6)、排污管(7)与桶身(1)之间采用焊接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身(1)、上端盖(2)、下端盖(3)、进水管(4)、出水管(5)、电加热管(6)和排污管(7)全部采用相同牌号的钛或钛合金制造。
所述的桶身(1)、上端盖(2)、下端盖(3)的壁厚>1mm。
所述的进水管(4)、出水管(5)、电加热管(6)和排污管(7)的壁厚>1mm。
所述的进水管(4)、出水管(5)、电加热管(6)和排污管(7)管口设置螺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具有生产工艺成熟,材料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水质清洁、寿命长、原料可回收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桶身 2、上端盖 3、下端盖 4、进水管 5、出水管
6、电加热管 7、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承压水箱内胆,由桶身(1)、上端盖(2)、下端盖(3)、进水管(4)、出水管(5)、电加热管(6)和排污管(7)组成,出水管(5)、电加热管(6)、进水管(4)依次分布在上端盖(2)、下端盖(3)之间的桶身(1)上,排污管(7)设置在下端盖(3)上,上端盖(2)、下端盖(3)、进水管(4)、出水管(5)、电加热管(6)、排污管(7)与桶身(1)之间采用焊接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身(1)、上端盖(2)、下端盖(3)采用壁厚为2mm的TA3钛板制造,进水管(4)、出水管(5)、电加热管(6)和排污管(7)采用壁厚为2.5mm的TA3钛管制造,并且在管口设置外螺纹。
实施例2:
如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承压水箱内胆,由桶身(1)、上端盖(2)、下端盖(3)、进水管(4)、出水管(5)、电加热管(6)和排污管(7)组成,出水管(5)、电加热管(6)、进水管(4)依次分布在上端盖(2)、下端盖(3)之间的桶身(1)上,排污管(7)设置在出水管(5)附近的桶身(1)上,上端盖(2)、下端盖(3)、进水管(4)、出水管(5)、电加热管(6)、排污管(7)与桶身(1)之间采用焊接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身(1)、上端盖(2)、下端盖(3)采用壁厚为2mm的TA3钛板制造,进水管(4)、出水管(5)、电加热管(6)和排污管(7)采用壁厚为2.5mm的TA3钛管制造,并且在管口设置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发琼,未经杨发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54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