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机载反推流云滴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4270.9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3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军;陈建民;刘磊;朱超;赵立宁;刘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机载 流云 采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机载反推流云滴采样装置,属于大气云物理化学采样设备及分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大气质量的日益下降以及航空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研究者从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研究在飞机上进行大气采样的方法——航空采样技术。航空采样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了解高空的大气质量状况进而研究大气污染的成因。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大量工业和城市污染源排放的气溶胶颗粒可以影响云的形成及寿命,由于目前采样技术的限制,这些问题大部是通过卫星观测资料推测。然而,卫星主要是通过光学的方法感应显示大尺度范围资料,其准确度误差较大并且很难解释气溶胶-云-降雨过程。随着我国大气云物理不断发展,利用航空技术获得水汽含量、气象数据和云物理参数等已无法满足云物理模式模拟要求。如果进一步在云物理和天气预报等方面改进,还需要针对气溶胶-云-降雨转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因此,需要进一步获得大气中什么样的气溶胶颗粒转化云结核并能够有效成为云滴。国际大气科学家通常使用飞机机载装置收集高空大气气溶胶颗粒和云滴,然后对其进行在线或实验室分析,获得它们化学组分、粒径等信息。
当前,所使用的大气污染物航空大气观测采样器具有体积偏大、购买费用昂贵,并且全部是从国外进口,这在运行过程中、售后安装、技术培训和维修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关研究在国内的开展。而且国内多采用人工降雨小型飞机进行采集实验,因此设计一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采集粒度较大云滴的、符合人工降雨小型飞机的小型机载反推流云滴采样装置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小型机载反推流云滴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机载反推流云滴采样装置,包括进气腔和收集腔,所述的收集腔设置在进气腔内部;所述进气腔的前端与收集腔的采样端的外边缘相连,所述进气腔的尾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收集腔包括依次相连的管形采样端、预热腔体和管形捕获端,所述管形采样端的管壁上贯通设置有微孔,在预热腔体的外壁上环绕设置有加热装置,在预热腔体的的尾部设置有抽气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机载反推流云滴采样装置通过法兰与飞机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的进气管与飞机内的气体压缩泵相连,所述的抽气管分支为两路:其中一路与飞机内的采样膜相连,用于采集云结核颗粒,另一路与飞机内的抽气泵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管形采样端的长度范围:8-10mm,管形采样端的直径范围:1-2mm;环绕管形采样端设置有多圈微孔,每圈微孔的数量为6-8个,相邻圈之间间隔1-1.5mm;所述微孔的直径范围:10-20μm;所述预热腔体的直径范围:3-5mm;所述进气腔的直径范围:10-2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进气腔的前端为锥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预热腔体为铜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管形捕获端与水平呈逆时针15-30°角。所述的管形捕获端只起阻挡气流的作用,使气流被逆向阻挡回至抽气管,进而大几率的对所述的云滴进行采集。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加热装置为加热棒热电偶。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主要用来收集云滴,因此所安装的加热棒热电偶使装置内采样气温度维持在50℃左右,将云滴中水变为水蒸汽,蒸发后的云结核颗粒被采样气送入机舱内部,并被收集在采样膜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样装置能够用来专门采集大粒径的气溶胶颗粒或云滴。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筛选采集颗粒度大于5μm的气溶胶颗粒或云滴。
2、本实用新型经济实用、原材料易得、加工方便。
3、本实用新型用途广泛,投资少,运用便捷,具有实践意义,提高航空采样技术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可用于云雾期间对高空云滴的收集。
4、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航空采样时无需对飞机进行任何改动,仅通过利用飞机底部现有的小洞及飞机地板上的地脚螺栓进行安装固定即可,不会造成飞行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采集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42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密封爆破压力锁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颜料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