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克氏原螯虾抱卵虾专用孵化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2181.0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7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聚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正昌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克氏原螯虾抱卵虾 专用 孵化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抱卵虾专用孵化设施。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在每年5-11月份左右均有产卵现象,且具有自相蚕食性,大虾吃小虾,强虾吃弱虾,硬虾吃软虾。传统的利用土池或水泥池进行克氏原螯虾繁殖,没有专门孵化工具,不利于亲本与虾苗的分离,造成出苗大小不一,且出苗率低的缺点,很难进行克氏原螯虾的大规模人工养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氏原螯虾抱卵虾专用孵化设施,能有效的解决克氏原螯虾自相蚕食、母本与幼体分离及克氏原螯虾抱卵虾孵化过程中饲喂及逃逸等问题,方便实用,孵化网箱可多次使用,成本低,消毒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克氏原螯虾抱卵虾专用孵化设施,由孵化池及设于孵化池内的至少一个孵化网箱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孵化池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孵化池内设有增氧管和保温管。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孵化网箱由网箱支架和网片组成,孵化网箱上边缘缝制一周防逃硬片。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孵化网箱底部的网片由两种不同孔径的网片缝合,形成投饲台和杂物排出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投饲台的网片网目为40~60目。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杂物排出处的网片孔径为0.5cm。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孵化网箱四周的网片孔径为0.2-0.6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孵化池内设置至少一个孵化网箱,能有效的解决克氏原螯虾自相蚕食、母本与幼体分离问题,通过收网能高效的将母本收回,降低了劳动强度,方便实用,孵化网箱可多次使用,成本低。
二、本实用新型的孵化池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方便排尽水,便于控制水质及转池。
三、本实用新型的孵化池内设有增氧管和保温管,可营造更加适宜的克氏原螯虾孵化环境。
四、本实用新型在孵化网箱上边缘缝制一周防逃硬片,可有效防止克氏原螯虾抱卵虾孵化过程中逃逸。
五、本实用新型的孵化网箱底部的网片由两种不同孔径的网片缝合,形成投饲台和杂物排出处,既解决了孵化过程中的投喂饲料问题,又便于克氏原螯虾抱卵虾粪便等杂物下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孵化池1及设于孵化池1内的两个孵化网箱2、增氧管3和保温管4组成,孵化池1上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
所述孵化网箱2由网箱支架21和网片22组成,孵化网箱2上边缘缝制一周防逃硬片23。
所述孵化网箱2底部的网片由两种不同孔径的网片缝合,形成投饲台24和杂物排出处25。
所述投饲台24的网片网目为50目,杂物排出处25的网片孔径为0.5cm,孵化网箱2四周的网片孔径为0.6cm。
将孵化池1用漂白粉(90~100 mg/L)消毒,消毒时间10~15 min 。孵化网箱2用高锰酸钾溶液(20~30mg/L)消毒,消毒时间30min。将孵化网箱2通过支架21固定于孵化池1上,使孵化网箱2充分展开,无死角且网底离池底10厘米以上。从进水口12向池中放水,保证孵化网箱水深0.5~0.7米时,关闭进水口12。在孵化网箱2内放置水花生,使水花生占整个网箱平面60%以上。放水一周后,每个网箱放置几只抱卵虾试水,若无异常,24小时后按30~60只/m2密度放养抱卵虾。当池中的有氧含量低于2.5 mg/L 时,打开增氧管3。待池中有氧含量达到3 mg/L时,关闭增氧管3的开关。当池内温度低于16 ℃打开保温管4的开关。当温度高于20 ℃时关闭保温管4开关。在孵化期间根据水化指标定期打开出水口给孵化池1换水。待幼虾孵出,成长到 期离开母体后,撤掉孵化网箱2,收回亲虾,待幼虾养至3~4厘米时转移出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正昌饲料有限公司,未经淮安正昌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2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