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窑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2080.3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2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董铖昊;王鹏辉;张燕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东茂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2B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窑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系统,特别是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红土镍矿直接还原镍铁需要在隧道窑内高温烧结,高温烧结后,隧道窑冷却段的余热温度能达到900~1200℃,现有技术中的隧道窑余热常得不到利用,而被白白浪费,因此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还有将利用余热给水加热,常因使用余热利用装置的不合理,使设备损坏,造成生产停顿,并且其结构复杂、维修也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余热回收效果好的隧道窑余热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系统,其特点是:包括设在冷却段隧道窑窑腔顶部的换热器和设在隧道窑上方的高位水箱,换热器进水口通过恒压供水装置与高位水箱出水口相接,换热器的出口端连接有汽包。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换热器为蛇管式换热器,位于隧道窑低温段的换热器蛇管间距大于隧道窑高温段的换热器蛇管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装在红土镍矿直接还原镍铁隧道窑内,能在不增加隧道窑能耗情况下,将窑内红土镍矿烧结后900~1200℃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有效地利用余热进行供热,节约大量的能源,将隧道窑余热重新高效、就近地返回利用到镍铁合金生产工艺环节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设在冷却段隧道窑窑腔顶部的换热器2和设在隧道窑上方的高位水箱1,换热器2进水口通过恒压供水装置4与高位水箱1出水口相接,换热器2的出口端连接有汽包3。
换热器2可以选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能实现换热的设备,优选蛇管式换热器2,蛇管式换热器2位于隧道窑低温段的换热器2蛇管间距大于隧道窑高温段的换热器2蛇管间距,即在低温段布置稀疏,在高温段布置致密。
蛇管式换热器2固定在靠近窑顶部窑腔内,自窑口起始至高温段结束,穿过窑墙引出窑外。冷水通过高位水箱1和恒压供水装置4在窑口进入蛇管式换热器2,蛇管式换热器2中的水受热汽化后引出至汽包3内膨胀、稳压、脱水,再输送至各用汽单元。使用蛇管式换热器2,可有效抵消管道受热后发生热膨胀产生的应力,保护窑体结构不受损坏,蛇管式换热器2在低温段换热器2蛇管间距大于高温段间距,可保证冷水在低温段均匀受热,在高温段汽化完全,有效提高余热蒸汽质量,同时冷水从窑口进入逐渐加热,至高温段汽化,可以避免冷水进入引起管道汽锤,损坏窑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东茂矿业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市东茂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2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