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埋管式铸造铜水套铜管的管撑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2021.6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5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年;张得峰;仲相成;郭永年;闫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埋管式 铸造 铜水套 铜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零件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专用于埋管式铸造铜水套的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埋管式铸造铜水套铜管的管撑。
背景技术
铸造铜水套的高导热性和低廉成本,使得越来越多的冶金企业将其作为大型冶金炉窑关键换热部件—轧制加工铜水套的替代品,使国内外冶金企业炉窑实现“高产、低耗、长寿、减少污染”的目标成为可能。采用埋管式方法铸造铜水套时,受液态高温金属浮力和冲刷力的作用,埋管常常偏离设计位置,导致后续机械加工过程中,存在露出铸造水套母体而使铸造铜水套报废的问题。这就要求在铸造的过程中作为铸造铜水套换热水道的铜管,能够经受高温金属液的浮力和冲刷力作用,不发生位置偏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埋管式铸造铜水套铜管的管撑,保证作为换热水道的铜管在铸造过程中能经受高温金属液浮力和冲刷力的作用,不发生位置偏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埋管式铸造铜水套铜管的管撑,包括管撑体,该管撑体上加工有两个定位槽,该两个定位槽之间的相互位置及中心距与设置于型砂中的两根铜管之间的相互位置及中心距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管撑上采用与需要固定的铜管相互位置及中心距相适配的两个定位槽,固定两根铜管,使两根铜管在高温铜水浮力和冲刷力作用下不易漂离,避免了位置偏移,使铜水套具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为后续机械加工提供了保证,提高了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铸造铜水套时本实用新型管撑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撑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撑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砂型,2.铜管,3管撑,4.第一管撑体,5.定位槽,6.辅助孔,7.第二管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采用埋管式方法铸造铜水套时,受高温铜液浮力和冲刷力的作用,埋管常常偏离设计位置,在后续的机械加工过程中,使得埋管从铸造水套母体中露出,造成铸造铜水套报废。为了降低铸造铜水套的废品率,本申请的申请人设计了一种管撑3,在一个砂型1中用几件管撑3就可以将铜管2固定在砂型1内的设计位置,如图1所示,使铜管2能抵抗高温铜液浮力和冲刷力的作用,在浇铸时不偏离设计位置,提高成品率。
由于铸造铜水套中两根铜管2之间的相互位置不同,管撑3的形状可以随之而改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种不同形状的管撑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撑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包括板状的第一管撑体4,第一管撑体4为正四边形,第一管撑体4两组相对侧壁中的一组中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加工有U形的定位槽5,两个定位槽5之间的中心距与铜水套中两根铜管2之间中心距相适配,每个定位槽5周边的第一管撑体4上加工有至少两个辅助孔6。
本实用新型管撑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板状的第二管撑体7,第二管撑体7为弧形,第二管撑体7两端分别加工有U形的定位槽5,两个定位槽5之间的中心距与铜水套中两根铜管2之间中心距相适配,两个定位槽5之间的相互位置与铜水套中两根铜管2之间的相互位置相适配,每个定位槽5周边的第一管撑体4上加工有至少两个辅助孔6。
定位槽5也可以是通孔,两个通孔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距离与需要固定的两根铜管2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距离相适配。
管撑3采用与铸造铜水套相同材质的板材加工而成。
铸造铜水套时,在埋管式铸造水套的砂型1造好后,选用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的几件相同的管撑3,将两个铜管2置于取用的管撑3的两个定位槽5内,并用金属丝将铜管2与几件管撑3绑扎在一起;为了绑扎牢固,将金属丝穿入辅助孔6,通过辅助孔6将铜管2与管撑3绑扎在一起,然后将砂型1的上箱盖在砂型1的下箱上,进行浇注。由于铜管2与几件管撑3绑扎在一起,当受到高温进水浮力和冲刷力作用时,两根铜管2不易产生漂移,保持位置的稳定,保证了后续机械加工的成品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作为铸造领域的公知常识,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20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购物手推车
- 下一篇:蓄热式推钢加热炉炉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