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氯化钛泥浆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2006.1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0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娜;刘福源;马海青;张素超;田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3/02 | 分类号: | C01G23/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泥浆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色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四氯化钛泥浆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湍冲洗涤法从四氯化钛泥浆中回收四氯化钛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粗四氯化钛的生产过程中,沸腾氯化炉出口烟气(主要成分为气态四氯化钛)中所含的大量高沸点氯化物和随气流夹带的固体颗粒杂质,经收尘冷凝,其大部分与四氯化钛分离,但仍有少部分粉尘杂质通过淋洗设备时被冷凝四氯化钛淋洗下来,进入液态粗四氯化钛中。经沉降槽进行固液分离,悬浮在四氯化钛中的高沸点氯化物和固体颗粒等杂质被逐渐沉积在沉降槽的底部,呈泥浆状。这部分泥浆中四氯化钛含量高达80%以上,必须进行回收处理,以提高金属回收率,消除处理泥浆渣时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使之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早期的海绵钛生产企业主要采用泥浆蒸发法,主要通过外加热量对泥浆加热,使其中的四氯化钛蒸发汽化,再将气态四氯化钛冷凝回收。泥浆蒸发器是整个回收系统的主要设备,工作原理是:泥浆通过蒸发器内双螺旋搅动、刮削,提升过程中,采用电加热使泥浆中的四氯化钛液体汽化,从蒸发器上端出口逸出,经冷凝器达到回收四氯化钛,干渣收集在蒸发器下部渣桶中,定期排除。
泥浆蒸发法不足在于,主要是设备加工比较复杂,运转起来常出故障,整个设备又长期在腐蚀环境中工作,开工率比较低。加热过程中泥浆不能蒸得太干,否则泥浆因烧结易造成蒸发器壳体变形,或使双螺旋弯曲变形,传动部分移位破坏,设备报废。因此,整个泥浆中四氯化钛的回收率较低,泥浆蒸发法回收四氯化钛逐渐被泥浆返回法所淘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运行可靠且四氯化钛回收率高的四氯化钛泥浆回收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氯化钛泥浆回收装置,包括输泥管和湍冲管;所述湍冲管呈梭形,其内腔中间部位形成湍冲区;所述输泥管一端为进泥口,另一端设有喷头并伸入至湍冲管内的湍冲区。
所述输泥管伸入湍冲管内的一端呈90°角弯曲设置。
所述喷头为螺旋锥形喷头;所述螺旋锥形喷头的锥角为60°。
所述输泥管上设有第一法兰,所述湍冲管上设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相固定,进而实现输泥管与湍冲管之间的固定。
所述输泥管的进泥口设有用于连接泥浆输送设备的第三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运行可靠,能够及时同步处理氯化过程产生的四氯化钛泥浆;四氯化钛回收率高,通过螺旋锥形喷头进行泥浆逆向喷淋,强化了泥浆雾化效果,除尘效果良好,可有效回收泥浆中的四氯化钛;结构简单,制造和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同时实现了四氯化钛高温烟气的降温,减小了后续冷凝系统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四氯化钛泥浆回收装置,包括输泥管2和湍冲管1;其中,湍冲管1呈梭形,其内腔中间部位形成湍冲区3;输泥管2一端为进泥口4,另一端设有喷头5并伸入至湍冲管1内的湍冲区3,且输泥管2伸入湍冲管1内的一端呈90°角弯曲设置;喷头5为螺旋锥形喷头,其锥角为60°;输泥管2上设有第一法兰6,湍冲管1上设有第二法兰7,第一法兰6与第二法兰7之间相固定,进而实现输泥管2与湍冲管1之间的固定;输泥管2的进泥口4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泥浆输送设备的第三法兰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从氯化炉产出的高温烟气(主要成分为气化四氯化钛)从湍冲管1的一端进入,并朝着喷头5喷淋方向移动(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且在进入到管内湍冲区3时形成湍流。此时,系统中的四氯化钛泥浆通过渣浆泵和泥浆输送设备打入输泥管2中,并通过螺旋锥形喷头5雾化喷出,与迎面而来的四氯化钛高温烟气形成逆向接触,在接触换热过程中,雾化泥浆中的液态四氯化钛被加热气化,随四氯化钛烟气进入下一步的冷凝系统,固体杂质则从系统中分离除去,进而实现了四氯化钛泥浆中四氯化钛的有效回收。同时,四氯化钛烟气也预先进行了降温,减小了后步冷凝系统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2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