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木漂浮育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1325.0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0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刚;林开勤;郭俊杰;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木 漂浮 育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耕种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林木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林木育苗方法有如苗床直播育苗、容器育苗等,此类育苗方法受苗圃地、时间、气候等的影响较大,管理难度大,费时、费工,而且病虫害较多。另一方面,容器林木培育需要大量的腐殖质和黄心土,会破坏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而且基质往往粘重,其透气性和保水性较差,运输较为困难。
以往常用的育苗容器多采用聚乙烯薄膜袋,极少回收,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污染。有一些改进过的容器育苗采用了无土轻基质的育苗方法,可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改善其通气保水性能,但在苗木管理等方面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目前已经应用的漂浮育苗盘材料多采用泡沫制作,由于相对于花卉、农作物等,林木育苗周期较长,且根系发达,在实践应用中,经常会发生穿根现象,即林木根系穿入到泡沫内,在取苗时极易造成苗木根系损伤,进而导致林木质量下降,出现苗木的适应性差,造林成活率低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会破坏林木根系的林木漂浮育苗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林木漂浮育苗装置,包括漂浮育苗盘及放置于漂浮育苗盘上的若干育苗穴盘,各育苗穴盘上的穴管侧面均设有若干导根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漂浮育苗盘上设有若干放置育苗穴盘的置盘坑。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各导根管设置于各育苗穴盘上的穴管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应用此林木育苗装置可将幼苗逐个移植在育苗穴盘内,在各育苗穴盘上的穴管侧面均设置了导根管,在林木根系长大以后,根系能顺着导根管生长,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苗木培育过程中的窝根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林木漂浮育苗装置,包括漂浮育苗盘1及放置于漂浮育苗盘1上的若干育苗穴盘2,各育苗穴盘2上的穴管侧面均设有若干导根管3。
应用此林木育苗装置可将幼苗逐个移植在育苗穴盘2内,在各育苗穴盘2上的穴管侧面均设置了导根管3,在林木根系长大以后,根系能顺着导根管3生长,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苗木培育过程中的窝根现象。
相对于以往的林木育苗技术,漂浮育苗具有一定的优势,漂浮育苗是一项采用育苗盘漂浮在营养液表面进行育苗的技术,通过基质的毛细管作用吸收供给幼苗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视苗圃规模,漂浮育苗可在大型温室内,亦可在简易塑料大棚或小型拱棚内进行漂浮育苗。
其育苗地点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限制小,选择余地大,避免土壤传播的病、虫、草害,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高,而且育苗操作简便、易于管理,育苗周期短,省时、省工、成本低,既可进行小型苗圃苗木生产,亦有利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漂浮法培育出的苗木均匀一致,根系发达,苗木质量高,便于运输,而且无需土壤做基质,有利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此林木育苗装置的漂浮育苗盘1采用聚乙烯泡沫制作,在林木培育的过程中将漂浮育苗盘1放置在盛放有营养液的池面上,漂浮育苗盘1的浮力可通过漂浮育苗盘1的厚度、密度及面积来调节,使得整个林木育苗装置的底部浸水高度达到0.8~1.2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漂浮育苗盘1上设有若干放置育苗穴盘2的置盘坑。
此林木育苗装置在漂浮育苗盘1上设置了多个用于放置育苗穴盘2的置盘坑,可防止各苗木根系之间彼此交叉,或穿入漂浮育苗盘1内从而伤害根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各导根管3设置于各育苗穴盘2上的穴管侧面。
各育苗穴盘2的穴管的每个侧面均设置有两条直条纹的导根管3,导根管3的数量根据育苗穴盘2的大小可进行更多或者更少的设置。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1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应用层检测的流量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中高压变频器的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