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电线路无源数字化标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0356.4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9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欧文欣;孟继文;刘厚力;郑海洋;周和盛;郭百川;何碧琨;邵华锋;窦佳;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恒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19/067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余丽霞 |
地址: | 5282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无源 数字化 标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设备管理与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无源数字化标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电力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与畅通也变得尤其重要。长期处于运行状态的输电线路及相关设备,在地球重力和内部应力、材料衰变、自然强风、雨水冲刷、地质变化、动物危害、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下,各个部件将会不断老化、腐蚀或衰变,对电力输电系统的安全使用和稳定运行逐渐构成威胁。
输电线路的信息化管理是提高线路运行维护、安全高效施工的重要手段,输电线路标志牌是信息化管理中衔接技术管理和现场的重要纽带,准确清晰的标志牌对于现场的安全保护、高效施工、巡线管理有着积极意义。现有标示牌为人工制作手写标示牌,读取时需要人工手抄,读取不便,而且不能抗风吹雨晒,需要经常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大容量长期储存该线路杆塔的各种信息,保密性高,现场免维护,安装方便,通过手持设备即可自动无线读取,实现针对输电线路杆塔的数字化管理的输电线路无源数字化标志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输电线路无源数字化标志系统,包括用于存储并发射输电线路杆塔参数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卡、用于读写RFID电子标签卡中存储信息的手持RFID读写器,以及用于管理输电线路杆塔参数信息的后台服务器,所述RFID电子标签卡与手持RFID读写器之间通过无线电讯号连接,所述手持RFID读写器与后台服务器之间通过通信网络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RFID电子标签卡包括天线、射频发射模块、控制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天线与射频发射模块连接,所述射频发射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存储模块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持RFID读写器包括RFID读写器、MCU微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显示屏、电源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所述RFID读写器和无线传输模块均与所述MCU微控制器双向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CU微控制器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器与所述存储模块双向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内存、flash存储器和SD卡,所述内存、flash存储器和SD卡分别与MCU微控制器双向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和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MCU微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RFID即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当手持读写器与标签卡的距离在有效范围内时,标签进入读卡器发送磁场,接收读卡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激活标签内集成芯片发送出存储在EEPROM存储器中的信息;读卡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CPU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 是由读卡器与电子标签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读卡器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用以驱动标签卡发射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读卡器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即安全数码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它被广泛地于便携式装置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Flash存储器,即新型半导体存储器是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加电的情况下能长期保持存储的信息。就其本质而言,Flash Memory属于EEPROM(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类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即微控制单元,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是指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及其发展,将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1、系统配套设施少,工作原理清晰,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恒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未经广东威恒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03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