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阻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0011.9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8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易特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2 | 分类号: | H01P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2151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阻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阻断器。
背景技术
直流阻断器是一种隔直流器件,在采用漏泄电缆的隧道无线分布系统中,直流阻断器主要应用于漏泄电缆上。从结构上来讲,直流阻断器可以看作是一种耐高压的电容器。
在地铁以及高速铁路的隧道漏缆覆盖系统中,由于漏泄电缆距离高压动力接触网的距离较近,漏泄电缆的内外导体上都会存在一定强度的纵向感应电动势,而且纵向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漏泄电缆的长度与高压动力网电流成正比。一般来讲,内导体的感应电压主要对主设备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外导体上的感应电压会对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在工程上,一般采取外导体接地来降低这种人身风险,同时,对于漏泄电缆加装内外导体的直流阻断器,以进一步保证主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外导体同时阻断,并能传输高频无线信号的器件。
(二)技术方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阻断器,其包括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第一连接器3、第二连接器5、连接器耦合杆和绝缘部件,其中第一腔体1与第二腔体2通过绝缘部件连接,所述连接器耦合杆置于第一腔体1与第二腔体2形成的空腔内,第一连接器3与第一腔体1连接,第二连接器5与第二腔体2连接,第一连接器3与第二连接器5通过所述连接器耦合杆绝缘连接。
所述连接器耦合杆包括第一连接器耦合杆4和第二连接器耦合杆6,第二连接器耦合杆6通过绝缘套管11与第一连接器耦合杆4绝缘连接。
第一连接器3与第一连接器耦合杆4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器5与第二连接器耦合杆6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器耦合杆4、第二连接器耦合杆6均为阶梯圆柱形,第一连接器耦合杆4的主体为圆筒形,第二连接器耦合杆6的主体为圆柱体,第二连接器耦合杆6的主体插入第一连接器耦合杆4的主体,绝缘套管11位于第二连接器耦合杆6的主体和第一连接器耦合杆4的主体之间。
所述第一腔体1与所述第二腔体2的主体均为圆筒形,第一腔体1的主体插入第二腔体2的主体。
第一腔体1的主体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器耦合杆4的主体的外径。
第一连接器3与第一腔体1通过螺钉连接,第二连接器5与第二腔体2通过螺钉连接。
第一腔体1与所述第二腔体2均具有法兰,所述绝缘部件包括腔体绝缘套8、绝缘薄膜套9和绝缘环10;腔体绝缘套8位于第一腔体1的法兰与第二腔体2的法兰之间,绝缘薄膜套9位于第一腔体1的主体与所述第二腔体2的主体之间,绝缘环10位于第一腔体1的主体端部与第二腔体2之间。
所述腔体绝缘套8通过螺钉7与第一腔体1固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直流阻断器,能阻断直流通路,同时不影响高频无线信号的传输。本实用新型的直流隔离器采用多重绝缘部件进行内外导体同时阻断,以保证阻断直流通路更稳定、更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流阻断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流阻断器的右视图。
图中,1:第一腔体;2:第二腔体;3:第一连接器;4:第一连接器耦合杆;5:第二连接器;6:第二连接器耦合杆;7:螺钉;8:腔体绝缘套;9:绝缘薄膜套;10:绝缘环;11:绝缘套管;12: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直流阻断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易特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易特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00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轴协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霍尔发动机启动供电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