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8352.2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4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乔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1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装置的重要组件之一。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能发光,需要背光模组提供分布均匀的面光源以使液晶显示面板正常显示影像。
随着液晶显示行业产品向薄型化发展,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也越做越薄。为使整体厚度减少,一般是减少背光模组的厚度,但相应的会影响背光模组的强度。如图1所示,现有的薄型化背光模组包括背框100、胶框300、容置于背框100内的背光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软性线路板)500及设于背框100背部且与背光FPC电性连接的主FPC(未图示),背光FPC500的一小部分露在背框100外与主FPC电性连接,胶框300下端对应主FPC上的元件(未图示)设有元件槽302,组装时,主FPC上的元件容置于该元件槽302内,元件槽302的中间和底部分别形成第一、第二加强筋304、306,第二加强筋306与胶框300底部相连,所述背框100的背板102底部对应胶框300的元件槽302设有一开口104,该开口104的上端紧靠元件槽302的上边缘,所述背板102还包括设于开口104上方的数个通孔106,所述胶框300对应该通孔106设有数个凸起308,该数个凸起308容置于通孔106内,使胶框300卡合固定于背框100上。由于该结构背光模组的背框100下端存在一开口104,背光模组光源靠近该开口位置,容易照成背光变形且背光模组整体强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通过在背框与胶框上设置加强结构,有效增强背光模组的强度,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框、及与背框卡合连接的胶框,所述胶框的一端设有元件槽,用于容置软性线路板上的元件,所述元件槽内避开元件设有数条加强筋,进而将原件槽分割成数个槽部,所述背框对应该数个槽部设有数个开孔,所述元件穿过该些开孔容置于对应槽部内。
所述背框由铁制成。
所述胶框由塑胶材料制成。
所述背框包括底板及连接底板的数个侧板,所述开孔设于底板上,位于底板开孔端的侧板上设有一容置槽,所述胶框的设有元件槽的一端容置于该容置槽内。
还包括设于背框内的背光源、设于背框内的导光板及设于背框内且位于导光板与背板之间的反射片。
所述胶框上还设有数个凸起部,所述背框的底板对应该些凸起部设有数个卡合槽,所述凸起部卡合于对应的卡合槽内,进而将胶框安装于背板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在胶框的元件槽内设置加强筋,有效增强背光模组的强度,同时在背框对应胶框元件槽的位置增设加强结构,进一步增强背光模组的强度,进而大幅度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利于成本控制。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现有背光模组的背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背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侧面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框2、及与背框2卡合连接的胶框4,所述胶框4的一端设有元件槽42,用于容置软性线路板(未图示)上的元件(未图示),所述元件槽42内避开元件设有数条加强筋422,进而将原件槽42分割成数个槽部420,所述背框2对应该数个槽部420设有数个开孔222,所述元件穿过该些开孔222容置于对应槽部420内。
所述背框2由铁制成,其包括底板22及连接底板22的数个侧板24,所述开孔222设于底板22上,位于底板22开孔222端的侧板24上设有一容置槽242,所述胶框4的设有元件槽42的一端容置于该容置槽24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8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LDO电路及切换供电电路
- 下一篇:一种智能温室监测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