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纱机的双罗拉压纱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4959.3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0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钱旭星;毛洁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友联纺工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70 | 分类号: | D01H5/7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2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纱机 罗拉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细纱机中的罗拉压纱机构。
背景技术
细纱机是纺纱的主要机器,而罗拉压纱机构是细纱机中用来压紧纱线起喂给、牵伸、输出等作用的重要机构。请参阅图1,其绘示现有技术的一种细纱机的罗拉压纱机构,包括具有固定转轴11的送纱罗拉轴10和具有固定端21和活动压紧端22的压簧20,以及压紧于所述送纱罗拉轴10上的压纱罗拉30,所述压簧20的活动压紧端22压紧于所述压纱罗拉30的转轴上,纱线100从所述送纱罗拉轴10的上端输送并被所述压纱罗拉30压紧。
上述现有技术细纱机的罗拉压纱机构由于压纱罗拉30对纱线100的压纱面积较小,要压紧纱线100,压纱罗拉30对纱线100及送纱罗拉轴10的压力必须较大,因此压紧盖压纱罗拉30的压簧也就必须要提供较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现有技术采用的细纱机的罗拉压纱机构就存在以下缺陷:纱线100在较小的受力面积上承受较大压力容易损伤;压簧20长时间处于较大压力的压紧状态下屈服寿命较短;压纱罗拉30和送纱罗拉轴10的传动轴承都受到较大的径向压力,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细纱机的双罗拉压纱机构,该种双罗拉压纱机构压纱面积较大,采用较小压力就能压紧纱线从而更好地保护纱线,延长了压纱机构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纱机的双罗拉压纱机构,包括具有固定转轴的送纱罗拉轴和具有固定端和活动压紧端的压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罗拉机构还包括前罗拉和后罗拉,所述前罗拉和后罗拉间隔设置并分别压紧于所述送纱罗拉轴上,所述前罗拉的转轴和所述后罗拉的转轴之间还连接有轴架,所述压簧的活动压紧端压紧于所述轴架上。
较佳地,所述轴架为弓形轴架,所述前罗拉的转轴和所述后罗拉的转轴分别连接于所述弓形轴架的两侧。更佳地,所述弓形轴架的中部设有突起受力部,所述压簧的活动压紧端压紧于所述突起受力部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细纱机的罗拉压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细纱机的双罗拉压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纱机的双罗拉压纱机构,包括具有固定转轴41的送纱罗拉轴40和具有固定端51和活动压紧端52的压簧50,所述双罗拉机构还包括前罗拉60和后罗拉70,所述前罗拉60和后罗拉70间隔设置并分别压紧于所述送纱罗拉轴40上,所述前罗拉60的转轴和所述后罗拉70的转轴之间还连接有弓形轴架80, 所述前罗拉60的转轴和所述后罗拉70的转轴分别连接于所述弓形轴架80的两侧。所述弓形轴架80的中部设有突起受力部81,所述压簧50的活动压紧端52压紧于所述突起受力部81上。
纱线200从所述送纱罗拉轴40上表面输送,在压簧50的活动压紧端52的压紧作用下,所述弓形轴架80将所述前罗拉60和后罗拉70下压从而将纱线200压紧于所述送纱罗拉轴40的表面。由于纱线200同时受到间隔设置的前罗拉60和后罗拉70的压紧作用,使纱线200在送纱罗拉轴40的表面包覆距离较长、受压面积较大,因此只需较小的压力作用就可以将纱线200压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罗拉压纱机构,不仅保护了纱线200,而且减小了送纱罗拉轴40的径向力,增加了送纱罗拉轴40、前罗拉60和后罗拉70的各传动轴承的使用寿命,且由于压簧50的压力较小,其屈服寿命也大大增加。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细纱机的双罗拉压纱机构,能够以较小的压力压紧纱线,不仅更好地保护纱线,而且延长了整个罗拉压纱机构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友联纺工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友联纺工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4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纱装置
- 下一篇:梳棉机淌棉板除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