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旋挖钻机成孔效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4929.2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6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向东;郝书明;王连兴;韩莹;汤长礼;左大虎;李永顺;刘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02 | 分类号: | E21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06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钻机 效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钻机领域,特别是针对现有的挖钻机,设计出一种提高旋挖钻机在沙泥粘土层成孔效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挖钻机,采用的是液压动力配置旋转机构,通过液压动力转化为机械切销力从而对泥土或岩土进行旋挖作业。它可以用短螺旋钻头进行干挖作业,也可以用回转钻头在泥浆护臂的情况下进行湿挖作业。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旋挖机旋钻效率达不到正常要求,如若继续按此旋挖效率施工,将会影响施工工期,造成经济损失。在砂泥粘土地质中旋挖钻机平均旋钻方量8立方米/小时,达不到成孔能力良好时18 立方米/小时的实际工作要求,成孔效率不达标。
通过对要因逐一进行现场分析,最后确定主要原因有:三位四通阀流量不符合现使用要求,即三位四通(电磁)阀流量不符合液马达额定工作的要求;动力头防泥水密封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新的设计液压油路系统,以及安装一种防泥水渗入动力头的密封保护装置,能显著提高挖钻机的成孔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旋挖钻机成孔效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挖钻机改进的液压油路系统和改进的动力头密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的液压油路系统除了包括两个三位四通阀、加压油缸、主油泵、溢流阀、马达1、马达2,还包括一个减压阀、一个二位两通阀;所述改进的动力头密封保护装置包括减震器、防止泥水渗入装置和动力头上盖,其中所述防止泥水渗入装置包括防泥罩和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减压阀和二位两通阀并联。
进一步地,防泥罩是用钢板加工而成环形圈,在圆周上钻出24个圆孔,并根据密封圈的宽度在环形圈外圈加工环形凹槽,再在防泥罩外边沿上焊接三个切泥小块。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圈的厚度为23mm、外径为φ836mm、内径为φ500mm,在直径为φ600mm圆周上钻出24个直径φ20mm的圆孔,所述环形凹槽外径为1120mm、内径为φ700mm、深度为10mm。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采用塑料制成,由环圈和12个沉孔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环圈的厚度为30mm、外径为φ810mm、内径为φ710mm;所述沉孔的直径为8-16mm,深度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进挖钻机的液压油路系统以及动力头密封保护装置,极大地提高了挖钻机在沙泥粘土层的成孔效率,保障了机械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油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改进的液压油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泥水密封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泥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现有技术中挖钻机,该挖钻机的液压油路系统包括两个三位四通阀、加压油缸、主油泵、溢流阀、马达1、马达2;其中马达1为正转动力马达,马达2为反转动力马达;主油泵将油打压到系统主油路,按照分路供油到马达运转系统动力供给;加压油缸起到贮存作用、加压作用,并通过两个三位四通阀传动力分别到主油路及马达运转系统。在实际测试中,发动机以1800-2000r/min运转,动力头在加压油缸和液压马达的同时工作下,液压马达最大功率达不到额定功率(53KW),输入液压流量不足致使动力头在较深硬的土质工作,造成功率下降的现象,影响成孔效率。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4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