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游艇柱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4496.0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3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杰能船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7/04 | 分类号: | B63B17/04;B63B1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游艇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太阳能游艇柱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游艇由于其环保特性,适合作为内河及湖泊的观光游览船。为了接受面积大的太阳光照,太阳能游艇的顶棚甲板一般设计较为宽敞,以布置面积大的太阳能板。
同时,太阳能板产生的电流需要通过电缆连接到设置在舱底的蓄电池,并对其充电;而且,雨天时,需要将积存在顶棚甲板上的雨水排放。
顶棚甲板由于面积大,导致重量也大,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柱支撑结构或舱壁结构予以支撑顶棚甲板;通过舱室内设置从舱室引到舱底的外部电缆槽,电缆置于电缆槽内,连接到设置在舱底的蓄电池,其影响了太阳能游艇的内部美观;顶棚甲板上的雨水或者直接排出舷外,影响了太阳能游艇雨天观光效果,或者在舱室外设置专门的排水管,也影响了太阳能游艇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同时解决排水和走线功能的太阳能游艇柱支撑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太阳能游艇柱支撑结构,设置于顶棚甲板与船体之间,仅由本体组成,本体由两板件夹心组成,本体中同时设置有排水管和电线走槽。
进一步,板件为玻璃钢板。
进一步,排水管为无缝钢管。
进一步,电线走槽为PVC电线走槽。
进一步,本体设计呈梯形,排水管设置在其中一侧边中,电线走槽设置在另一侧边中。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顶棚甲板与船体之间,与太阳能板连接的电缆,可以隐藏在电线走槽中;同时,顶棚甲板上积存的雨水可以通过排水管排除。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在舱室内设置外部电缆槽,也无需在舱室外设置专门的排水管,使得整个游艇较为美观,而且,本体中同时设置有排水管和电线走槽,同时解决排水和走线问题,其结构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太阳能游艇的示意图;
图3是图2A-A方向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本体1 排水管2
电线走槽3 顶棚甲板4
船体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太阳能游艇柱支撑结构,设置于顶棚甲板与船体之间,仅由本体1组成。
本体1由两板件夹心组成,板件优选为玻璃钢板,其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而且较为美观。
本体1中同时设置有排水管2和电线走槽3。排水管2优选为无缝钢管,不渗水且能起到支撑作用。电线走槽3为PVC(聚氯乙烯)电线走槽,其较为耐用且不易老化。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设计呈梯形,其强度较好,排水管2设置在其中一侧边中,电线走槽3设置在另一侧边中。
本实用新型在生产时,预先在一玻璃钢板中预埋无缝钢管和PVC电线走槽,然后通过另一玻璃钢板采用玻璃钢糊制连接而夹心结合成本体1。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使用时,如图2所示,梯形本体1的上底边与顶棚甲板4安装连接,下底边与船体5安装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柱支撑结构安装在顶棚甲板4与船体5之间,用于支撑顶棚甲板4。电缆隐藏在电线走槽3中,将太阳能板与蓄电池导通;顶棚甲板上积存的雨水可以通过排水管排除。因此,本实用新型同时实现支撑、排水及走线,使得太阳能游艇整体结构简单,而且较为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杰能船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杰能船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4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用鼠类临时束缚网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加压延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