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饭煲上盖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1960.0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5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康;邱永锋;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饭煲上盖,属于电饭煲上盖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电饭煲产品的显示面板多数为装配在面盖上的透明面板,这样能透过显示面板清楚看另一侧的显示内容;但是在消费者的使用过程中,当产品加热时,显示面板内侧的水蒸气就会与显示面板接触,并产生雾状,有的甚至生成大滴的水珠,严重影响消费者透过显示面板查看另一侧内容,影响使用;同时,大量的水珠滴落到产品内部的电路板上容易产生漏电等不良影响。
将面盖和显示面板之间进行密封,在面盖和显示面板中间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显示电路板固定在密封的腔体内部,从而防止水蒸气进入密封的腔体内部,起到防止起雾的效果。
上述技术虽然防止了水蒸气进入面盖和显示面板之间的腔体内部,但显示电路板一般含有水分,当含水比较多时,电饭煲产品使用加热后,从显示电路板出来的水蒸气就会凝集在显示面板上,从而影响消费者看清显示内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显示面板内侧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温度传递、有效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显示电路板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显示面板内侧的腔体的电饭煲上盖。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方便实用,可以有效防止水蒸气遇冷后在显示面板上凝集成水雾或水珠,影响消费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上盖,包括有显示面板、显示电路板、面盖、显示屏,其中显示屏固定在显示电路板上,显示电路板放置在面盖上,显示面板固定于面盖并覆盖显示电路板,显示面板对应显示屏处为透明区域,其中显示面板与显示屏之间设有密封件,用于使密封件和显示面板之间形成密封的腔体,并将显示电路板隔离于密封件和显示面板之间形成的密封腔体外。
所述密封件的周缘对应显示面板的透明区域设有具有粘性的凸缘,密封件通过具有粘性的凸缘密封固定在显示面板上,密封件和显示面板之间形成密封的腔体。
所述密封件的周缘设有具有粘性的凸缘与密封件一体做出,或具有粘性的凸缘与密封件分开做出,再固定在密封件上。
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圈和密封膜,显示电路板上设有支架,支架围设在显示屏的外围,密封圈密封装配在支架和显示面板之间,密封膜至少密封支架与显示屏之间的间隙,显示屏、支架和显示面板之间形成密封的腔体,且显示电路板隔离在该密封腔体外。
所述支架与显示面板相对的面或显示面板与支架相对的面设有对密封圈限位的凹槽,密封圈置于凹槽中。
所述显示面板与显示屏相对的面设有定位凸筋,密封件上相应设有定位卡槽,密封件通过所设定位卡槽卡置于显示面板所设的定位凸筋上。
所述显示面板与显示屏相对的面设有定位卡槽,密封件上相应设有定位凸筋,密封件通过所设定位凸筋卡置于显示面板所设的定位卡槽上。
所述面盖上设有放置显示电路板的凹槽,显示面板在对应凹槽的位置为透明区域。
所述显示面板与面盖上所设凹槽的周边接触面上设有能将显示面板与凹槽的周边进行密封的硅胶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为透明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通过显示面板和面盖、显示面板和密封件之间的二重密封结构,能有效防止显示面板内侧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温度传递,有效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显示电路板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显示面板内侧的腔体,从而有效防止水蒸气遇冷后在显示面板上凝集成水雾或水珠,影响消费者使用。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防止显示面板起雾的电饭煲上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饭煲上盖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饭煲上盖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电饭煲上盖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局部B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电饭煲上盖的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电饭煲上盖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电饭煲上盖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1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