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整漏感的变压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1110.0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9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胡仁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4 | 分类号: | H01F27/34;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山***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整 变压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整漏感的变压器结构,尤指一种利用一漏感调整件覆盖数个绕线部,使该些绕线部产生更密切的磁耦合,进而降低该些绕线部之间漏感的变压器结构。
背景技术
以电力实施的各种电气产品中,变压器通常扮演着转换电力或区隔信号的重要角色。一般变压器在研制的过程中,就已经确定了变压器于通电时的各电气参数,诸如电力转换比、线圈绕组通电后的互感值或者是电力流经各线圈绕组的损失,设计者依据上述各电气参数对变压器中的线圈绕组、绕线架或铁芯等结构进行设计,通过调整线圈绕组的匝数比或线架绕线区域的间距等,使变压器可以在制作完成后产生跟当初设计相同的电气参数。
就以变压器结构中用以固定铁芯以及缠绕各级线圈的绕线架举例,绕线架的实施态样诸多,主要区分为立式与卧式,其中,立式就如中国台湾第M425378号专利所揭,而卧式则如中国台湾第I371763号专利所揭,然而无论绕线架是以立式或卧式实施,均会在确定绕线架的结构规格后以机械加工或射出成形的方式制成一固定的实施态样,而所称的结构规格就如绕线架上各线圈绕组所绕线区域的间隔距离,或是铁芯所组设的位置。因此,一般确定规格后的绕线架并无法依据需求做些微的调整,而导致设计者需再依需求对绕线架重新设计,制作符合需求的另一个绕线架。但如果只是因为小幅度的需求改变,就需重新设计绕线架,势必会使绕线架的制造成本提高。且以变压器各项电气参数来说,绕线架结构与变压器线圈绕组间的漏感有极大关联,故,若能提供一种可调整各线圈绕组之间漏感的变压器线架结构,必能克服上述所揭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绕线架因结构固定而无法随需求调整漏感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漏感的变压器结构,其包括:
一主绕线架,包含有一第一绕线部,以及一与该第一绕线部同轴设置的第二绕线部;
一支撑架,装设于该主绕线架上,包含有相互对应接合以环设于该第一、第二绕线部并形成有一组装空间的一第一支撑半体以及一第二支撑半体,该组装空间至少局部覆盖该第一绕线部以及该第二绕线部;
一铁芯组,设置于该主绕线架且导引通电后该第一、第二绕线部所产生的磁力路径产生磁耦合,以及
一漏感调整件,设置于该组装空间中,具有一埋覆于该漏感调整件之中的导磁元件,供该第一、第二绕线部导电后所产生的磁力路径通过以增加磁耦合的密度,并降低该第一、第二绕线部之间的漏感。
上述可调整漏感的变压器结构,其中该铁芯组是选自于由EE、EI、FI、FF、TU、UU以及UI型所组成群组的其中之一。
上述可调整漏感的变压器结构,其中该第一、第二支撑半体分别具有一环设该第一、第二绕线部的覆盖部以及一连接该覆盖部的组装部。
上述可调整漏感的变压器结构,其中该漏感调整件具有二分别组接于该第一支撑半体与该第二支撑半体的组装部上的轨道部。
上述可调整漏感的变压器结构,其中该第一、第二支撑半体分别具有一环设该第一、第二绕线部的覆盖部、一连接该覆盖部并相对相合形成包含有该组装空间的滑槽部以及一连接该滑槽部并罩于该组装空间上方的上盖部。
上述可调整漏感的变压器结构,其中该漏感调整件具有一定位部,而该支撑架则包含有对应该定位部以限制该漏感调整件于该组装空间中的位置的定位结构。
上述可调整漏感的变压器结构,其中该第一、第二支撑半体至少一者具有一设置于该上盖部以观测该漏感调整件位置的一缺口。
上述可调整漏感的变压器结构,其中该第一、第二支撑半体分别具有一于该上盖部邻近该缺口设置以标示该漏感调整件位置的标示部。
上述可调整漏感的变压器结构,其中该主绕线架具有一分隔该第一绕线部及该第二绕线部的隔板。
上述可调整漏感的变压器结构,其中该主绕线架具有一相对该组装空间另一侧设置的接脚结构。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载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下列所述的优点:
一、无需重新设计绕线架。本实用新型可调整漏感的变压器结构,利用设置于该支撑架所形成的组装空间中的漏感调整件,覆盖该第一、第二绕线部,使该第一、第二绕线部导电后所产生的磁力路径通过该漏磁调整件以提高磁耦合的密切程度,进而可以降低该第一、第二绕线部之间的漏感,如此一来,便可以利用调整该漏感调整件覆盖于该第一、第二绕线部的位置改变漏感,而可以克服上述不断重新设计绕线架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一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1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壳式励磁变上屏蔽环
- 下一篇:便于玻璃丝线包脱模的绕制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