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区低温取水循环晾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1078.6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3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樊荣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荣富 |
主分类号: | F28C3/06 | 分类号: | F28C3/06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4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区 低温 取水 循环 水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冷却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分区低温取水循环晾水池。
背景技术
在生产中形成的高温混合蒸汽在进入蒸馏塔前,需要冷却到一定温度才能回用,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冷却塔、冷却池,而冷却水池占地面积及深度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冷却效果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有限占地面积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冷却效率的分区低温取水循环晾水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分区低温取水循环晾水池,其特征是:晾水池包括首池、若干分隔池和尾池;所述首池与分隔池之间、分隔池与分隔池之间、以及分隔池与尾池之间均由分隔墙分隔,该分隔墙由隔热材料砌成,位于分隔墙的底部设置通孔;被冷却循环水由首池注入,由尾池底部排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分隔池将整体晾水池分隔成若干个较小的晾水池,池与池之间由隔墙底部的通孔连通,首池与尾池产生较大温差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首池;2—被冷却循环水;3—分隔墙;4—通孔;5—分隔池;6—尾池;7—出水管;8—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分区低温取水循环晾水池,其特点是:晾水池包括首池1、若干分隔池5和尾池6;所述首池1与分隔池5之间、分隔池与分隔池之间、以及分隔池5与尾池6之间均由分隔墙3分隔,该分隔墙3由隔热材料砌成,位于分隔墙3的底部设置通孔4;被冷却循环水2由首池注水管8注入,经由出水管7由尾池6底部排出。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是在整体晾水水池的基础上,利用水在垂直方向温度由高到低的梯级分布特点。在不增加水池深度的情况下,设计成多个相对独立又部分相通的分隔池5,串联排列,池与池之间下部由通孔4相通。在水的自然流动过程中,前一个分隔池内的下部低温水自然流动到下一个水池。然后,自动形成上部到底部温度由高到低的梯级分布。以此类推,上游每一个水池内的水温均高于下一个水池水温。这样上游第一个水池内水的温度远高于下游最后一个水池内水的温度,有效地提高了循环水的冷却效果。充分利用水池结构特点和水的特性,实现了在有限面积、有限深度的条件下,达到最佳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荣富,未经樊荣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1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管测试轮
- 下一篇:一种家用独立集合换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