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置式捣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0635.2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3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尚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耀博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5/00 | 分类号: | F27D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50205***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置 式捣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行业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后置式捣炉机。
背景技术
在治炼行业中,需要使用捣炉机对冶炼炉内炉料进行疏松和结块的捣碎,捣炉机通过金属捣杆插入原料再经过上下摆动使原料翻松,现有的捣炉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
一、捣炉机滑轨摆动角度小,捣炉角度为13-52度,现有的捣炉机升降油缸下连接座一般设置在捣炉机面板后端部,油缸缸体长度较长,下支撑座为等边三角形设计,捣杆在升降油缸作用下,升到一定程度,捣杆抵在下支撑座支座脚上,造成捣杆不能再继续升高,存在的问题是顾此失彼,如果把三角区的炉料捣起来,就捣不到硅炉边缘的炉料,如果把炉边缘的炉料捣起来,就捣不到三角区的炉料,炉内易产生死角,使生产效率变低;
二、现有的捣炉机绝缘结构包括绝缘管、绝缘垫、绝缘板,通过螺栓组装在下支撑座与面板之间,材料用云母,在使用过程中螺栓容易松动,绝缘管、绝缘垫、绝缘板损坏程度比较大,难维修、难更换、易损坏,造成漏电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捣炉角度大,可全方位捣炉,绝缘效果稳定的后置式捣炉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后置式捣炉机,包括行走机构、面板、捣炉机构、液压系统,行走机构和面板通过中转盘活动连接;所述捣炉机构包括空心捣杆、捣炉棒、空心滑轨、往复油缸、升降油缸所述空心滑轨一端通过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连接在面板前端,另一端与升降油缸的活塞杆通过上连接座连接,所述升降油缸通过下连接座连接在面板中部。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底盘、行走电机以及与底盘连接的行走轮。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油泵、电动机、液压控制器,油泵和电动机电连接,油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通,油泵的出油口与液压控制器连接。
所述液压控制器包括升降油缸控制阀、往复油缸控制阀。
所述下支撑座和下连接座中分别设置绝缘套。
所述绝缘套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作。
所述下支撑座为直角三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捣炉机将升降油缸连接下连接座前移,上连接座后移,改变了面板与空心滑轨的夹角,缩短了升降油缸缸体长度,这样就使捣炉机原来的最大捣炉角度13-52度变为现在的8-56度;将下支撑座由原来的等边三角形改为直角三角形,捣炉角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空心捣杆不会抵在下支撑座上,空心捣杆就可以继续升高,不仅可以捣到边缘炉料,也可以把炉中心三角区的炉料完全捣起来;将传统的绝缘管、绝缘垫、绝缘板多部件组合替换成单一独立的绝缘套结构,绝缘套不接触面板,不会因为捣炉机使用过程中螺栓松动影响绝缘套的绝缘性能,绝缘套采用聚酰亚胺材料,抗压度强,耐高温,安全系数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下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后置式捣炉机,包括行走机构、面板2、捣炉机构、液压系统,行走机构和面板2通过中转盘1活动连接;捣炉机构包括空心捣杆3、捣炉棒4、空心滑轨5、往复油缸6、升降油缸7,空心滑轨5一端通过上支撑座8和下支撑座9连接在面板2前端,另一端与升降油缸7的活塞杆通过上连接座10连接,升降油缸7通过下连接座11连接在面板2中部。
行走机构包括底盘16、行走电机以及与底盘16连接的行走轮17。
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2、油泵13、电动机14、液压控制器15,油泵13和电动机14电连接,油泵13的进油口与油箱12连通,油泵13的出油口与液压控制器15连接。
液压控制器15包括升降油缸控制阀、往复油缸控制阀。
如图3、4所示,下支撑座9和下连接座11中分别设置绝缘套18,绝缘套18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作。
下支撑座9为直角三角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耀博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明耀博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06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