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球泡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9611.5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1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赵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10;F21V15/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球泡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LED(发光二极管)器件作为一种新型固体光源,不仅具有耗电低、体积小、响应速度快、工作寿命长、易于调光调色、节能环保等优点,而且在生产、制造、应用性方面也大大超越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因此自六十年代诞生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LED灯照明、景观照明、大屏幕显示、交通信号灯、室内照明等多种照明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在球泡灯使用上的应用。
主流的LED球泡灯光源主要是用蓝色光激发黄色发光粉而得,传统工艺是将黄色发光粉和硅胶混合后涂覆到蓝色芯片上,经过加热使硅胶固化,即可制成LED球泡灯光源。但是,传统工艺所形成的LED球泡灯光源,由于发光粉与芯片直接接触,而芯片在工作时发光粉周围的温度会迅速升高,结果发光粉因芯片发光产生的热量而老化,致使其发光效率下降。此外,发光粉的色坐标也会因工作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偏移,最终影响LED球泡灯的发光效率、发光颜色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传统LED球泡灯中发光粉易老化的问题,人们已尝试在LED球泡灯制作过程中使发光粉与芯片分开设置。现有工艺中的LED球泡灯,虽然将发光粉与芯片分离开来,减缓了发光粉老化的速度,但是,由于LED芯片出光角度的局限性,由此制得的LED球泡灯的出光角度较小,且光强分布不均匀,即在离芯片同一高度的情况下,以芯片正前方为中心,距离中心近处光强最强,随着距离的增大光强逐渐变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01943329A的发明专利申请采用在荧光粉层上设置一反光片,让荧光粉发出的光向四周反射后散射出去,借此减少眩光,公开号为CN1996288A的发明专利申请通过合理的加工,使得透镜的出光面表面粗糙化并产生微观柔焦效应,从而减少光晕。但二者仍未解决出光角度和器件过热后荧光粉老化的问题,公开号为US2007/0120135A1的发明专利申请采用将荧光粉分布在透镜内表面/外表面,进而同芯片分离的工艺,根据模拟计算,使用所述的方法进行封装后,产品的封装效率可接近100%。但是,此工艺仍面临白光的出光角度问题,而且需将荧光粉分布在芯片的基板处,在制造过程中易损坏芯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球泡灯,其包含基板,位于所述基板上的芯片;位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芯片隔开设置的支撑透镜;设置在所述支撑透镜外表面的第一发光膜;该支撑透镜与所述第一发光膜紧密接触,且所述第一发光膜中包含发光粉。
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透镜使用玻璃材质,第一发光膜使用硅橡胶材质,在第一发光膜中掺入发光粉,将第一发光膜套装在支撑透镜上,支撑透镜将芯片罩住,形成发光器件。由多个发光器件组合作为光源而成LED球泡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散布均匀的可回收发光粉,避免出现光圈和光斑的问题,使用支撑透镜隔热,降低了发光粉处的温度,提高了发光粉的亮度,进而减少了发光粉的老化衰减,从而延长了整个灯具的使用寿命,且组装、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单层支撑透镜无反光层的LED球泡灯结构;
图2是单层支撑透镜有反光层的LED球泡灯结构;
图3是两层支撑透镜无反光层的LED球泡灯结构;
图4是多层支撑透镜无反光层的LED球泡灯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对灯具的具体设计中,提供5.5cm×5.5cm大小的铝基板,曲率半径为6cm重量为10g的玻璃材料的曲面透镜,作为支撑透镜,然后在基板上形成0.5mm厚的Al2O3反光层,并用硅胶将3.5×2.8mm大小的蓝色芯片固定在基板的中心处。
将0.80g黄色发光粉(XLLY-01A,四川新力光源有限公司),1.20g中心粒径为15um的玻璃微珠,和2.00g硅橡胶(道康宁RBB-2420)一起混合,使用捏炼机(X(S)N-10)捏练30分钟。使用压膜机在150℃下恒温5分钟,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压制成上述支撑透镜形状,制成薄膜,然后将此薄膜覆于支撑透镜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9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微通道换热器的分配管及微通道换热器
- 下一篇:WAPI无线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