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伺服电机专用小型编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7980.0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4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倪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荣德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26 | 分类号: | G01D5/26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 电机 专用 小型 编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码器,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伺服电机上外径为ф37mm的小型编码器。
背景技术
伺服电机编码器是安装在伺服电机上用来测量磁极位置和伺服电机转角及转速的一种传感器,伺服编码器这个基本的功能与普通编码器是一样的,旋转增量编码器以转动时输出脉冲,通过计数设备来计算其位置,当编码器不动或停电时,依靠计数设备的内部记忆来记住位置,除此之外,伺服编码器还有着跟普通编码器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伺服电机多数为同步电机,同步电机启动的时候需要知道转子的磁极位置,这样才能够大力矩启动伺服电机,这样需要另外配几路信号来检测转子的当前位置,比如增量型的就有UVW等信号。
前些年国内没有生产伺服编码器厂商,大多伺服电机厂都选用国外海德汉和多摩川伺服编码器,国外伺服编码器价格昂贵,规格型号、体积大小单一,导致国内伺服电机成本高、电机种类少;国内近几年受国家支持和各大研究所开发,引进国外技术,现在国内伺服编码器技术成熟,价格较国外降低了很多,国内各大伺服电机厂商也大多选用国内伺服编码器,市场量一年需要销量几十万台。
原有老式编码器其结构是采用电路板上面出线的方式,存在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具体表现在:①、老式编码器出线方式只能在外壳的上面,这样的出线方式增加了编码器的整体高度,不能满足一些超小体积的伺服电机使用②、由于本款编码器的内部空间狭小,老式编码器如果做成侧面出线,极容易发生电缆线线芯与动光栅产生摩擦,由于伺服电机的工作时间很长,会发生电缆线摩擦断裂的情况,导致编码器无法正常输出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够降低整体伺服电机编码器的高度,同时解决出线难的问题,美观大方实用的伺服电机专用小型编码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编码器包括电路板、电缆线线芯、电缆线 、用于固定电路板的立柱、动光栅、编码器主体、主轴、发光源、外壳,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电缆线线芯与动光栅之间用于遮挡二者不发生摩擦的主体挡块、用于保护电缆线线芯的胶皮成型护线套,所述的电缆线线芯焊接在电路板的下方。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解决常规电缆线,由原来电路板上面出线厚度高,且与动光栅冲突等问题,改成电路板下面出线应用这样结构后,降低了整体伺服电机编码器的高度及出线难的问题,美观大方实用。
2、本发明的重点在用于遮挡电缆线线芯与动光栅之间的主体挡块,其作用在于遮挡电缆线线芯,使其与动光栅隔离开,因为动光栅在编码器通电之后一直处于旋转状态,这样做避免了电缆线线芯与动光栅接触,造成磨断电缆线的后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1、2所示:该编码器包括电路板1、设置在电缆线线芯3与动光栅7之间用于遮挡二者不发生摩擦的主体挡块2、焊接在电路板1下方的电缆线线芯3、用于保护电缆线线芯3的胶皮成型护线套4、电缆线 5 、用于固定电路板1的立柱6、动光栅7、编码器主体8、主轴9、发光源10、外壳11,所述的编码器主体8和主轴9设置在外壳11内部,动光栅座安装在主轴9上,动光栅7安装在主轴9上的动光栅座上,发光源10安装在编码器主体8上,电路板1上带有光学接收元件及电器元件,所述设主体挡块2、立柱6和编码器主体8三者为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荣德光学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荣德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7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