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重金属镉、铅检测仪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505522.3 申请日: 2012-09-28
公开(公告)号: CN202837226U 公开(公告)日: 2013-03-27
发明(设计)人: 秦文忠;蒙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市光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27/26 分类号: G01N27/26
代理公司: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代理人: 苏家达
地址: 541004 广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便携式 重金属 检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重金属镉、铅检测仪,特别是能够现场检测生活饮用水、地下水以及江河水等水质中镉、铅含量的便携式重金属镉、铅检测仪。

背景技术

镉(Cd)、铅(Pb)都是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元素。自然环境受到镉、铅污染后,可以通过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作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人喝了镉污染的水,镉会在人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通过血液达到全身,并有选择性的蓄积于肾、肝中,而且镉与含羟基、氨基、巯基的蛋白质分子结合,能使许多酶系统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肾、肝器官中酶系统的正常功能。慢性镉中毒会引起骨骼改变、肾肝损害,还可能引发贫血等;急性镉中毒会使人出现呕吐、肠胃痉挛,腹痛,腹泻等症状;镉中毒超过一定程度可导致死亡。人们多通过呼吸空气、食物摄取和自来水饮用等方式把铅带入人体。进入人体的铅90%储存在骨骼,10%随血液循环流动而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影响血红细胞和脑、肾、神经系统功能,特别是婴幼儿吸收铅后,将有超过30%保留在体内,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和智力发育,并损伤其认知功能、神经行为和学习记忆等脑功能,严重者造成痴呆以及死亡。由此可见,镉、铅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因此,对环境和水质,特别是饮用水、地下水及江河等水质镉、铅含量的检测有很大的意义。

测定痕量镉、铅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荧光光度法(AFS)以及阳极溶出伏安法(ASV)等,但由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原子荧光光谱仪均为大型的仪器,由复杂的精密器件组成(如:ICP-MS由等离子体发生器,雾化室,炬管,四极质谱仪和一个快速通道电子倍增管组成),并且必须配备电脑、气瓶、UPS等外置设备,且安放于温度基本恒定的空调房内才能正常工作,整套设备体积庞大,不能进行室外检测作业,只能在实验室内使用,而且操作复杂,需要专门的操作人员才可操作,这种类型的检测系统其精度固然高,稳定性也较好,但是其庞大的体积、繁杂的配套设施、苛刻的使用环境条件限制了其检测效率的提升。通常为了检测一个样品,需要进行异地取样、保护、标记、送样、前处理等一系列繁琐的准备工作后,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则必须重新取样检测,非常耗时,效率较低,且这些产品属于高档产品,价位一般在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价格昂贵,普及率不高。

市场上电化学重金属检测仪就有很多,但由于这些仪器都配用传统的三电极体系来检测,在样品处理、电极处理以及清洗步骤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的便携式重金属镉、铅检测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便携式重金属镉、铅检测仪,包括检测仪器和印刷电极;

所述检测仪器包括壳体、壳体内的工作主板以及壳体上的液晶显示屏、操作指令按键以及用于插入印刷电极的插槽;

所述工作主板包括控制单元、数字恒电位电路、温度检测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其中所述液晶显示屏、操作指令按键、温度检测模块和电池模块分别和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印刷电极包括基片,基片上印刷有碳工作电极、碳对电极和Ag/AgCl参比电极;并在所述基片上印刷有上述三个电极的碳引出线,所述碳引出线的末端还印有一条用于检测所述印刷电极是否插入检测仪器的碳横线;在碳横线、三个电极的碳引出线以及三个电极以外的基片上,覆盖有绝缘漆印制的绝缘层。

上述方案中,为了方便地将检测仪器内的测试数据、结果传送至电脑存储、分析,所述检测仪器最好设置有一通讯串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可以为51系列单片机。

上述方案中,所述印刷电极的基片可以为PVC薄膜。

上述方案中,所述印刷电极最好为长条状。

上述方案中,所述印刷电极最好为一次性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电化学分析仪与计算机控制、采样、数据处理、显示等功能高度集成到手持式仪器中,实现了一体机操作,且体积小,便于携带,能够实现现场检测水质中痕量镉和铅。同时采用一次性的印刷电极,省去了电极处理和清洗的步骤,避免了电极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重金属镉、铅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印刷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工作的原理框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光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市光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5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