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轴上装配零件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5318.1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4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杨乐;王益博;康鹏;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 零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轴上装配零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装配领域,在轴上装配以拐臂、套筒类零件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情况,工人在装配一些过盈配合的轴类零件时,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要装配的零件拿到压力机上将其压入轴上,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套筒作为工具用榔头将零件砸入轴上,对于第一种方式来说,它适合于一些质量较小的工人能够将其搬动的零件,如果遇到一些体积较大、难以移动的零件,此种方式费时费力。第二种装配方式要求工人要有一定的装配技能与对工作的熟练度,且此种装配方式较消耗体力,同时也难以保证工人在操作的同时不会对零件表面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轴上装配零件的装置,以解决装配过程费时费力和装配过程对零件造成损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在轴上装配零件的装置,包括螺杆、旋转盖和套筒;螺杆一端装配于轴端面的螺纹孔中;轴上套有零件,零件一侧与套筒一端接触,套筒另一端呈阶梯形,套于轴承的外圈上且接触外圈的端面;轴承的内圈安装在旋转盖上,旋转盖套于螺杆上,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与旋转盖贴靠的第一螺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轴上设有第一键槽,第一键槽内安装有键,零件上设有与键过盈配合的第二键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零件为拐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使较大的 冲击载荷转变为较为均匀的压装力,从而解决传统装配方式中榔头对零面进行的损坏;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装配效率和质量;考虑到了装配人员对传统工具的习惯与依赖,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与传统扳手工具结合的使用方式也体现了其人性化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半剖图;
其中:1、键;2、第二螺母;3、套筒;4、轴承;5、旋转盖;6、第一螺母;7、螺杆;8、零件;9、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一种在轴上装配零件的装置,包括螺杆7、旋转盖5和套筒3,螺杆7一端装配于轴9端面的螺纹孔中,轴9上套有零件8,零件8一侧与套筒3一端垂直接触,套筒3另一端呈阶梯形,套于轴承4的外圈上且接触外圈的端面;轴承4的内圈安装在旋转盖5上,旋转盖5套于螺杆7上,螺杆7上螺纹连接有与旋转盖5贴靠的第一螺母6;轴9的键槽内安装有键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实现的:将螺杆7装配至轴9端面的螺纹孔中,并用第二螺母2固定,在螺杆7上套入零件8,然后安装余下的套筒3、轴承4和旋转盖5,然后在螺杆7上装入第一螺母6,通过棘轮扳手或电动扳手旋转螺杆上的第一螺母6,第一螺母6顶着旋转盖5推动套筒3向螺母前进的方向移动,套筒3顶零件8向螺母前进的方向移动,使键1嵌入零件8的键槽中,以将零件8装配于轴9上,实现零件8与轴9的过盈配合。本装置主要利用力臂的原理,将棘轮扳手或电动扳手的力通过螺母与套筒的配合施加在零件上, 起到类似千斤顶的小力博大作用,解决了目前装配的一些不理想地方。
本实用新型可使装配零件时较大的冲击载荷转变为较为均匀的压装力,从而解决传统装配方式中榔头对零面进行的损坏;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装配效率和质量;考虑到了装配人员对传统工具的习惯与依赖,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与传统扳手工具结合的使用方式也体现了其人性化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5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销套拆卸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压开关线束接头拆卸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