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展长与面积的伸缩翼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4857.3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8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石永彬;白鹏;董二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3/56 | 分类号: | B64C3/5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庞静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展长 面积 伸缩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用于设计变外形无人机结构。
背景技术
早期的飞机以密度小的木材、布及金属丝作为原材料,多数利用柔性机翼的弯曲或扭曲变形来产生气动操纵力,如莱特兄弟的第一架动力飞机。
随着飞机速度和承载能力的提高,飞机结构的刚度要求使得柔性机翼被固定翼和操纵舵面所取代。为了提高飞机的操纵效率、适应不同的飞行环境和不同的飞行任务,人们设计了刚性变形结构,包括舵面偏转进行飞行控制、机翼变后掠角实现短距起降和超声速巡航等。但是刚性变形结构笨重复杂,特别对于变后掠翼机构,由于重量增加和可靠性降低几乎抵消了变形所带来的收益。
传感器、驱动器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材料结构概念的提出,为可变外形的飞机带来了新的曙光。用无缝的、连续光滑的气动控制部件取代机构关节式的传统气动控制部件,可以有效避免传统链杆系统重量大、铰链结构易疲劳、操纵性和机动性不很理想及升阻比小等问题,直接依靠机翼变形来改变空气动力进行飞行操纵,可以显著提高飞行器的气动控制性能。但是,这种基于自适应气动结构的机翼变形尺度小,只是对固定式机翼在一定程度上的补充和完善,远远无法满足未来无人机全空域、全速域的需求。
因此,符合气动承载要求、满足大尺度几何变形之需,结构重量轻、控制性能优的机翼变形机构,是未来变外形无人机结构设计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变形尺度大、结构轻质、控制高效的变展长与面积的伸缩翼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变展长与面积的伸缩翼机构,所述的伸缩翼由内翼和能够在内翼中伸缩的外翼组成;机构包括电机和以机身左右对称的支撑、传力、缓冲锁紧机构;所述的支撑、传力、缓冲锁紧机构包括两组导轨、滑块和末端锁紧块、两组扇形齿轮、一组菱形伸缩机构;
菱形伸缩机构的两端安装铰链,一端通过连杆连接在外翼根部扇形齿轮上,另一端通过连杆连在内翼根部扇形齿轮上,通过齿轮转动带动菱形伸缩机构变形;电机安装在整个菱形变形机构对称面,内翼根部靠近菱形变形机构对称面的扇形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内翼前后缘设置导轨,导轨外侧安装末端锁紧块,固定在外翼上的滑块置于导轨中,完全伸展开后通过末端锁紧块卡住滑块。
所述的末端锁紧块为端部不封闭的槽型结构,一端为大口端、一端为小口端,滑块从大口端进入在小口端卡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导轨-滑块进行支承和传力,既能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又能保证外翼的长行程灵活伸缩运动,实现了承载能力强、变形尺度大。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个电机和两组左右对称的同步齿轮和菱形放大机构进行驱动与传动,可减少驱动器数量,实现了结构轻质。
(3)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个电机和两组左右对称的同步齿轮和菱形放大机构进行驱动与传动,可解决两侧机翼同步问题,并降低控制系统的复杂度,实现了控制高效。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和收缩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轨、滑块及锁紧机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与锁死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可变形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根据飞行任务的不同改变飞行器的布局,已达到气动性能和飞行任务的完美匹配。
本实施例是一种变展长与面积的伸缩翼变形机构,如图1、2、6所示,为了描述方便,图中省略了机翼机构及连接件。所述的伸缩翼由内翼和能够在内翼中伸缩的外翼1组成;机构包括电机5和以机身左右对称的支撑、传力、缓冲锁紧机构;所述的支撑、传力、缓冲锁紧机构包括两组导轨2、滑块8和末端锁紧块9(相对位置如图3所示)、两组扇形齿轮3,6、一组菱形伸缩机构4。
菱形伸缩机构4的两端安装铰链,一端铰接在外翼根部,另一端铰接在机身内部的变形机构驱动机构上,每端的铰链之间安装连杆并通过扇形齿轮3、6为机翼伸缩传力;电机5安装在变形机构对称面位置,变形机构中其中一个齿轮安装在电机5的输出轴上,内翼前后缘设置导轨2,导轨2外侧安装末端锁紧块8,固定在外翼上的滑块9置于导轨2中(如图5所示),完全伸展开后通过末端锁紧块8卡住滑块9,导轨2本身和机翼结构固连,内侧和机身框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4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