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密封抽油泵柱塞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2566.0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9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霞;李静 |
主分类号: | F04B53/14 | 分类号: | F04B53/14;F04B53/02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建华专利事务所 23119 | 代理人: | 王德志 |
地址: | 163453 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密封 抽油泵 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油田井下采油用的抽油泵柱塞,特别是一种能防偏磨、防卡泵和延长抽油泵使用寿命的弹性密封抽油泵柱塞。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使用的抽油泵柱塞主要为金属硬柱塞,配合密封面后长度达到1.2米左右,而且中部的密封装置的组成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应用后,还仍然存在漏失量大、易偏磨、易卡泵、寿命短、摩阻大等方面的问题,影响经济效益。
因此,需要技术人员对其结构进行改进,以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弹性密封抽油泵柱塞,用于解决目前使用抽油泵柱塞后仍存在漏失量大、易偏磨、易卡泵、寿命短、摩阻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弹性密封抽油泵柱塞由上至下包括上出油阀罩、密封装置、下游动阀罩、下游动阀座和下游动阀座接头,其中,下游动阀座上坐装有下游动凡尔球,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位于内部的柱塞芯、位于外部的密封筒以及置于柱塞芯与密封筒之间的衬套;柱塞芯上端分别与上出油阀罩和密封筒螺纹连接、下端与下游动阀罩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将所述的密封筒与柱塞芯下端的接触处设置橡胶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将所述的密封筒上设置与密封筒轴向平行的切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将所述的衬套上设置与密封筒轴向平行的切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组件少、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具有密封效果好、不易漏失、防偏磨、防卡泵、使用寿命长、摩阻低的优点,适合在油田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出油阀罩,2下游动阀罩,3下游动阀座,4下游动阀座接头,5下游动凡尔球,6柱塞芯,7密封筒,8衬套,9橡胶圈,10、10a切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弹性密封抽油泵柱塞由上至下包括上出油阀罩1、密封装置、下游动阀罩2、下游动阀座3和下游动阀座接头4。在现有技术中,下游动阀座3上还坐装有下游动凡尔球5。
图2是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中部的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包括位于内部的柱塞芯6、位于外部的密封筒7以及置于柱塞芯6与密封筒7之间的衬套8。柱塞芯6上端具有外螺纹,上端与密封筒7螺纹连接后,还与位于柱塞芯6上方的上出油阀罩1螺纹连接,柱塞芯6的下端与位于柱塞芯6下方的下游动阀罩2螺纹连接。
采油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确保内部压力不发生泄漏,还可将密封筒7与柱塞芯6下端的接触处设置橡胶圈9。
图3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还可在密封筒7上设置与密封筒7轴向平行的切线10,从而增加密封筒7的弹性,进一步减少与泵筒发生硬性摩擦,降低磨损率,延长使用时间。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制造各部件时,可选用市售的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生产衬套。这种材料本身和金属材料相比具有一定的弹性,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加弹性,还可在衬套8上设置与密封筒7轴向平行的切线10a。
使用时,在上冲程中,由于内外压差的作用,密封装置由于受到内部压力的作用,向外彭胀,与泵筒内壁之间的间隙完全被填满,达到无间隙密封的效果以及不易发生漏失的效果;密封筒上的切线在受到内外压差的作用,发生微小的弹性变形,形状略呈网状,可使密封筒的直径变大,也实现泵筒内壁的完全密封,达到不易漏失的效果;衬套在受到内部压力的作用后也发生微小的膨胀,这使它与密封筒内壁越贴越紧,可抵制内部压力的泄露。
在下行程时,泵筒内外压力趋于平衡,密封筒的弹性变形恢复到原状,配合间隙增大,密封筒和泵筒内壁间的摩阻变小,实现了低摩阻的效果;上行时密封筒上的切线形状略呈网状,这使密封筒和泵筒内壁的接触面积减少,同样可达到低摩阻的效果。
密封筒的上部与柱塞芯螺纹连接,可起到扶正的作用,从而减小了本实用新型与泵筒之间发生偏磨的程度;在下行程时,柱塞与泵筒的间隙较大,也可达到防偏磨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霞;李静,未经韩霞;李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25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