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钮把手的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1497.1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4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曾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瑞创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G1/10 | 分类号: | G05G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钮 把手 加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钮把手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旋钮把手的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旋钮把手一般使用塑料(例如PC,聚碳酸酯塑料)注塑而成,旋钮把手内部通常设有几个定位面,以进行旋转定位,然而,因塑料材料浇注成旋钮把手时,通常有一定的壁厚要求,容易导致旋钮把手的强度下降,两定位面在进行定位旋转时,受力较大,出现开裂。为了增强旋钮把手的强度,大部分旋钮把手均会采用加强筋的结构。
如图1所示,旋钮把手具有顶面11和侧面12,顶面11和侧面12形成一个一侧开口的容置腔。旋钮把手在注塑生成时,产生的浇注口13位于顶面11的外表面上,顶面11的内表面上设置三条加强筋111(在实际生产中,也可以设置三条以上的加强筋),加强筋111位于容置腔内,三条加强筋111的一端相交并形成凸柱14,三条加强筋1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容置腔的侧面12上。通过三条加强筋111的共同作用,从而提高旋钮把手的强度。但是,增设加强筋111会使生成旋钮把手的成本增加。如何能进一步增强旋钮把手的强度,同时又能进一步降低成本,一直是业内研究的重点。
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发现浇注口位置设置对于旋转把手成型结构强度的影响十分巨大,因此,研发出一种旋钮把手的加强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钮把手的加强结构,不但能进一步增强旋钮把手的强度,而且能减少使用材料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钮把手的加强结构,具有顶面和侧面,顶面和侧面形成一个一侧开口的容置腔;在顶面的内表面上沿容置腔开口方向设置两个定位面,两个定位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在顶面的外表面上设有一扇形浇注区域,浇注口位于扇形浇注区域上,扇形浇注区域与由两个定位面在顶面上形成的扇形相对设置,扇形浇注区域的夹角为30度并以两个定位面夹角等分线的延长线为等分线。
进一步,浇注口位于顶面扇形浇注区域的等分线上。
进一步,两个定位面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进一步,两个定位面朝侧面方向延伸,分别形成加强筋。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特殊的加强结构,即设有两个定位面,并在顶面设置扇形浇注区域,将浇注口的位置限定在扇形浇注区域中,通过扇形浇注区域30度的夹角设置,进一步增强旋钮把手的强度;
二、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面可延伸形成加强筋,进一步增强旋钮强度;
三、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定位面,在保证旋钮把手强度的情况下,最大化减少了使用材料,从而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顶面11 加强筋111 扇形浇注区域112
定位面113 侧面12
浇注口13 凸柱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旋钮把手的加强结构,具有顶面11和侧面12,顶面11和侧面12形成一个容置腔,容置腔的一侧具有开口,在顶面11的内表面设置定位面113,定位面113位于容置腔中并沿容置腔开口方向上设置;定位面1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面113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即θ<180°。
如图6和图7所示,顶面11的外表面上具有一扇形浇注区域112,浇注口13位于扇形浇注区域112上。顶面11内表面上的两个定位面113投射在顶面11外表面上形成的一个扇形,扇形浇注区域112与扇形相对设置,所述扇形浇注区域112的夹角为30度,即a=30°,两个定位面113夹角等分线L1的延长线为扇形浇注区域112的等分线L2。(即等分线L2将扇形浇注区域112等分为两个夹角为15度的小扇形浇注区域)。
如图3所示,浇注口13位于扇形浇注区域112的等分线L2上。两个定位面113之间的夹角为120度。这时,旋钮把手的强度最大,效果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瑞创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瑞创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1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