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敲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1412.X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2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欧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C1/06 | 分类号: | B25C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敲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动力工具,尤其是一种敲钉机,属于电动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在某些场合,人们需要使用金属钉(如常用的铁钉)将两块独立的木材(或类似的材料)连接起来,或者需要将金属钉钉入某些基体材料上。通常以铁锤或类似的工具击打金属钉使得金属钉在外力的作用下深入到木材等基体内部。类似的操作也可以运用在诸如铆钉等紧固件上。
钉子(或铆钉等)被金属锤多次击打深入到基体之中,这样的操作往往是费时的,且需要消耗使用者相当的力气;有时,在较窄的空间内甚至无法操作,也不容易做到定位准确。为此,打钉枪就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并能相当的减轻使用者的劳力。
按照使用的动力源,敲钉机可以分为气动敲钉机和电动敲钉机。一般的气动或电动敲钉机均使用强力单发动作,在单次击打中需要极高的能量以确保将金属钉可靠地打入基体材料中;但有时因某种原因,如气动敲钉机的气源压力不足,或电动打钉枪的电动功率不够,在一次动作中不能有效、可靠地将金属钉打入基材中去,这样就降低了连续工作的效率,也可能会损坏基材,并浪费金属钉。
实际上,这类单发工作的打钉枪,由于每次的击发能量相当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需要设计安全保护机构或装置,这样就又增加了机器的复杂性,提高了设计、生产的难度,并且增加产品的成本,甚至降低产品的安全的可靠性。
现有的电动敲钉机通过设置能将电机的旋转能量转化为击打金属钉的直线运动动能的转换机构或装置,在开关的控制下可以自如地工作。
从现有的能查询到的专利号为ZL 200410088827.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仍然是一种单次的瞬间击发的打钉枪,它是利用弹簧将电机的旋转能量转换为弹簧的势能储存在弹簧中,再借助脱扣机构释放弹簧从而产生冲击力进行击打工作的。这种机构工作效率不高,需要每次的冲击力较大才能将金属钉敲入基体之中;由于受到弹簧储能能力的限制,对于较大、较长的钉子,或者遇到较硬的基体时,往往难以有效工作。
专利号为US6431430的美国专利,以及公开号为WO2006/008546的PTC国际专利申请均公开了以曲柄滑块机构作为旋转---直线运动传动机构,实际上实现的不是击打功能,而是一种“推”的功能,这种机构可能存在锤击力不足的缺陷。
最近的申请号为200710181781.9和200810124826.3的专利公告,公开了一种可多次连续击打金属钉的新发明,这个发明的机构是采用在旋转轴上套有外缘具有凸起结构,依靠这个凸起结构击打可往复运动的冲击轴运动,再由冲击轴击打需要敲入基体的钉子。它的优点是可以连续击打,无需在每次击打中施加在钉子上很大的力就可以将钉子打入基体之中;它存在的缺点是:由于凸起的结构连续击打往复轴,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声,使得使用者感到不舒适;且在凸起结构与往复轴之间因存在较大的锤击力而易于变形失效,使用的零件、元件也较多,且零件的加工复杂,使得其成本较高、经济性稍差。特别是其使用的弹簧储能元件容易疲劳失效,使得机器的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使用弹簧储能元件、可连续击打工作的、结构紧凑的电动敲钉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敲钉机,包括壳体、安置在壳体内的电机和运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冲击导杆和管状传动轴,所述冲击导杆穿过所述传动轴,并通过置于传动轴上的被动齿轮与置于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相配合;所述冲击导杆沿外周面设有闭合凹槽,所述闭合凹槽在轴线方向上至少具有一个最高点和一个最低点;所述的闭合凹槽中置有与闭合凹槽相啮合、随传动轴旋转的啮合元件,所述啮合元件同时贯穿所述传动轴和所述冲击导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的闭合凹槽是一沿其外周面为连续的闭合结构,所述闭合结构曲面轮廓线的曲率沿圆周方向是连续的、可变化的,在沿着所述闭合结构的方向上,至少设置两段几何特征不完全相同的、垂直于冲击导杆表面的曲面。
所述啮合元件为销钉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孔,所述销钉轴插入所述孔中,与所述冲击导杆外周面的闭合凹槽相啮合。
所述传动轴上设有2个支撑传动轴旋转的支撑套。
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一限定冲击导杆运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沿冲击导杆的运动方向是中空的,内孔至少有一个面是平面。
所述冲击导杆穿过所述限位块,在所述冲击导杆的一端,还设置有一段与所述限位块相吻合的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1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锤的前盖防脱落机构
- 下一篇:一种从废菲林片中回收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