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线的护线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9612.6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7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庆;陈国宏;倪满生;刘俊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H02G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输电 线路 导线 护线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线的护线套。
背景技术
目前输电线路导线在通过悬垂线夹等线夹装置及安装防震锤的部位一般采用铝带缠绕夹持部位以形成保护的形式,即使用铝带缠绕导线后利用线夹的外加载荷将导线与护线铝带压紧以形成保护。
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导线线径及载流量不断加大,而传统的铝包带以及后续出现的碳纤维布等防护装置在现场采用缠绕方式包裹时无法做到与导线的紧密贴合,从而导致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存在铝包带松动,这会导致护线铝带在运行过程中不仅无法有效保护导线,反而会加速导线的磨损损伤速率,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导线防护装置无法与导线紧密贴合,容易松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线的护线套。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线的护线套为圆管状,两端设有向外的翻边2,翻边2与护线套1长度方向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护线套1上开设有缝槽3,缝槽3与护线套1长度方向的轴线平行;两端翻边2之间的护线套1长度等于与导线4相配合的线夹5底部的长度加10mm。
所述护线套1的内径等于相应导线4的外径,护线套1的外径等于护线套1的内径加1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防止因护线装置松动而导致的导线磨损损伤加剧;
(2)本实用新型即使在施工过程或运行中存在松动,由于其整体大平面的固有特性,也不会产生传统铝包带在松动后发生其边缘切割导线外圈从而导致导线磨损加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上图中序号:护线套1、翻边2、缝槽3、导线4、悬垂线夹5。
具体实施办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线的护线套,所述护线套1为圆管状,两端设有向外的翻边2,翻边2与护线套1长度方向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护线套1上开设有缝槽3,缝槽3与护线套1长度方向的轴线平行。两端翻边2之间的护线套1长度等于与导线4相配合的悬垂线夹5底部的长度加10mm。
护线套1的内径等于相应导线4的外径,护线套1的外径等于护线套1的内径加10mm,见图2。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步,如图3所示,在现场施工时,手工掰开护线套1后套住导线4与线夹的加持部位;
第二步,如图4所示,卡入悬垂线夹5,通过悬垂线夹5上的螺栓进行紧固,使得护线套1与导线4及悬垂线夹5紧密贴合即可。
为了保证护线套1在悬垂线夹5夹持过程中能与导线4紧密贴合,护线套1的开口应竖直向上布置以使护线套在收缩时能有足够的变形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9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路检修施工接地线绕放线架
- 下一篇:双向紧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