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生蟒皮三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8581.2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8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世宁 |
主分类号: | G10D3/02 | 分类号: | G10D3/02;G10D3/10;G10D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蟒皮三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仿制蟒皮结构,由音筒发音的弓弦乐器。
背景技术
传统胡琴其音筒发音膜为蟒皮,蟒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制作胡琴类拉弦乐器,普遍选用蟒皮蒙制琴筒。由于过度使用,已达到了濒危,不利于环保。而且,蟒皮易受天气变化影响,音质不够稳定。同时,传统胡琴也普遍存在音域窄,音域达不到合理的演奏范围,易出狼音等问题。
中国专利于2008年7月23日公开了一种由本人申请的单弓毛三胡专利,专利号200720153900.5此专利在二胡基础上增加一根低音G弦,扩展了4-5度低音,该专利虽然增加了音域,但音筒发音膜为蟒皮,不利于环保,音质易变化。由于原专利琴码过高,限制皮膜发音,同时原专利的千金为绳体,将三根弦捆绑一起,易出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域宽广音质稳定、以仿生蟒皮作发音皮膜,使其达到方便演奏,利于环保的目的,以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仿生蟒皮三胡,包括琴杆、琴弦、琴筒,其特征是:在琴筒边口端面,蒙制仿生蟒皮,仿生蟒皮材质为羊皮或牛皮,分内外两层,内层为皮膜,材质为羊皮或牛皮。蒙制于琴筒边口端面,外层为鱼鳞片,粘贴于内层皮膜外部,构成仿生蟒皮,在琴筒底部托座前端中心处粘接一减压弦枕,琴弦的下端压于减压弦枕上。在琴杆上端固定一木质分弦千金,所述木质分弦千金外面沿纵向有三道凹槽,琴弦位于该凹槽内,用绳缠绕木质分弦千金外部,使琴弦固定于凹槽内。
所述琴弦分别由内弦、外弦、和所加比内弦低五度的第三根弦组成,上述第三弦的弦轴位于内弦和外弦弦轴上面的琴杆上。
本实用新型仿生蟒皮三胡,是在原单弓毛三胡专利发展而来,保留了原胡琴的演奏方法。同时研制的仿生蟒皮,内层皮膜材质为羊皮或牛皮,取材广范、价格低廉、易加工。皮膜外部因贴有鱼鳞片不易受天气变化影响,使音质稳定。且保护了国家野生动物,以达到环保目的。增加的减压弦枕,能减轻琴码对琴皮的压力,使音质达到松透。同时加入的木质分弦千金,能使三根弦有效的分开,不易产生虚连,有效地控制了噪音。
本实用新型仿生蟒皮三胡音质松透稳定、音色纯净、适用于琴筒为皮膜发音的弓弦乐器,如 二胡、高胡、中胡、大擂、京胡、三胡等皮膜发音的弓弦乐器。
附图说明
图1仿生蟒皮三胡整琴侧视图
图2内层皮膜与外层鳞片粘贴示意图
图3木质分弦千金侧视图
图4减压弦枕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图1,图2,图3,图4,以单弓毛三胡为例,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琴杆1、琴弦2、木质分弦千金3、琴筒4、仿生蟒皮5、双层琴码6、减压弦枕7、托坐8、内层皮膜9、外层鱼鳞片10、凹槽11、绳12、等部件组成。
在琴杆1上端用绳12缠绕一木质分弦千金3,此木质分弦千金3,外面沿纵向分别开出三道凹槽11,琴弦2分别卧于该凹槽11内,用绳12缠绕木质分弦千金3外部,使琴弦2固定于凹槽11内。使三根弦有效的分开,不易产生虚连,有效地控制了噪音。
所述琴弦2分别由内弦、外弦、和所加比内弦低五度的第三根弦组成,上述第三弦的弦轴位于内弦和外弦弦轴上面的琴杆1上。保留原二胡的演奏方法,同时向下扩展了纯五度低音,丰富了二胡的表现技巧,提高了演奏能力。
在琴筒4边口端面,蒙制仿生蟒皮5,仿生蟒皮5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皮膜9,材质为羊皮或牛皮。蒙制于琴筒4边口端面,外层为鱼鳞片10,粘贴于内层皮膜9外部,构成仿生蟒皮5,仿生蟒皮5具有取材范围广、价格低廉、易加工等优点。同时外部粘贴的鱼鳞片10不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使音质更加稳定。
在琴筒4底部托座8前端中心处粘接一减压弦枕7,琴弦2的下端压于减压弦枕7上。增加的减压弦枕7能减轻双层琴码6对琴皮的压力,使音质达到松透。
本实用新型仿生蟒皮三胡音域宽广、音质稳定、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易于加工、利于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世宁,未经杨世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8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机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 下一篇:偏光型LED灯珠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