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运动监测器及应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8424.1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3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郝晓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晓谷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技术 人体 运动 监测器 应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运动监测器及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在运动时,需要一个设备能实时获取于人体相关的数据,如脉搏数据、体温数据、运动数据和定位数据,并且可以将这些数据实时或间接地传输至系统,还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与系统产生互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人们在健身、运动及医疗监测等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无法记录、存贮运动数据,以及户外活动中人员发生意外迷路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运动监测器及应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运动监测器和应用系统,人体运动监测器包括:包括壳体,机芯,机芯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还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控制器、无线数据通讯模块、供电模块,传感器模块与无线数据通讯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控制器,数据采集控制器与供电模块相连。其优点是:人体运动监测器除了具有计时、显示时间功能外,壳体内的传感器模块还可以记录人员的身体、运动情况,通过数据采集控制器转化成数据信号,并通过无线数据通讯模块发送到无线数据采集器,并上传至应用系统的数据库中;应用系统包括:数据接收器和服务器应用系统,引用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展示和信息互动等功能。
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运动监测器,壳体内安装有GPS模块。其优点是:在户外运动中,可通过GPS准确的了解人员所处位置,方便发生迷路、人员走失等危险状况时的营救。
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运动监测器,壳体外具有RFID标签。其优点是:使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可以通过设定在某些地区的RFID识读器识读,可以满足一种特定的应用场景,比如运动跑圈,可以通过RFID识读器记录人员跑的圈数。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识读,且可以远距离识读。
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运动监测器,数据采集控制器主要包括MCU多点控制单元模块和存储器。其优点是:MCU多点控制单元模块可转发查询命令与控制命令,并通过存储器存储相关数据。
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运动监测器,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脉搏传感器、体温传感器、运动传感器。其优点是:根据不同的人群安装不同的传感器,如健身人员可佩戴具有运动传感器的人体运动监测器,对于需要健康监测的人员可佩戴具有体温传感器、脉搏传感器等功能的监测器。
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运动监测器,壳体上设置有应急互动按钮。其优点是: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与互动按钮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主动向无线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及向管理人员或周围的数据采集器发送信息。
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运动监测器,壳体表面具有显示屏。其优点是:佩戴者通过人体运动监测器显示屏更直观了解个人信息、运动数据以及所处位置等。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运动监测应用系统,包括所述的人体运动监测器,与计算机相连的无线数据采集器,无线数据采集器与人体运动监测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其优点是:无线数据采集器与人体运动监测器的无线网络通信模块无线连接,通过无线网络或GPRS实时采集人体运动监测器的数据,并将数据写入系统数据库中,应用系统经过相关的数据处理将无关无序的数据编程有序可分析的数据,应用系统还可以将这些数据展示出来,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将相关数据发送到相关的人员。计算机还连接有GPS接收器、RFID识读器,对人体运动监测器中的GPS模块与RFID标签进行识别。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运动监测器及应用系统不仅可以应用在健身人群中,还可以应用在病人、学生、部队、旅游等群体,方便人员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运动监测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运动监测器系统及应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运动监测器应用系统功能示意图;
1、壳体;2、显示屏;3、应急互动按钮;4、绑带;5、GPS按钮;6、数据查询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晓谷,未经郝晓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8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钳钳叶保护套
- 下一篇:下颌前伸距离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