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逆流转子混砂机的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8205.3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7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常玉法;崔星臣;邵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市汇达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4 | 分类号: | B22C5/04;B01F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张欣棠 |
地址: | 462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流 转子 混砂机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砂处理混砂机,尤其是一种逆流转子混砂机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铸造行业中,传统应用的逆流转子混砂机采用摩擦轮驱动,其机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驱动装置1带动输出轴端的主动摩擦轮2’转动,主动摩擦轮2’与机盆5外壁的钢带6’摩擦接触可带动钢带6’转动,由于回转支承3’的内圈固定在机座4上,其外圈与机盆5底部连接,在回转支承3’的作用下机盆5外壁钢带6’的转动也带动机盆5转动,从而达到混砂的目的。该结构要求相互滑动摩擦力小于摩擦轮和钢带之间的滚动摩擦力,对摩擦轮和钢带之间压力和摩擦系数要求较高;由于摩擦系数易受温度和压力影响,在高负荷下工作,摩擦轮磨损严重,需要经常更换,加大了资金投入,也给装配和维修带来很大难度,同时效率不高,一般为0.85~0.92,对生产企业控制生产成本,节能减排造成很大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逆流转子混砂机传动机构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高效逆流转子混砂机传动机构,在满足设备需要的前提下,占用空间小,使用安全,维护简单,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逆流转子混砂机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座上的驱动装置,以及与机座固定连接的回转支承内环,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回转支承的外环带齿并与混砂机的机盆固定连接,驱动装置输出轴端的主动齿轮与回转支承带齿的外环对应相互啮合。
所述回转支承带齿的外环可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混砂机机盆的底部,驱动装置为整个设备提供动力,驱动装置驱动主动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回转支承带齿的外环转动时,由于回转支承外环固定在机盆的底部,混砂机机盆随之转动。
该逆流转子混砂机的传动机构改为齿轮传动后,效率能达到0.97~0.99。
该逆流转子混砂机的传动机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效率高、维护方便、使用安全,能够在强振动、强冲击、多尘埃、强腐蚀和强辐射等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正常工作。在满足设备动力需要的前提下,占用空间小,大大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在实现相同功能的条件下,本机构克服了现有传统机构造价高、工作性能不稳定、故障诊断困难等弊端,有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逆流转子混砂机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逆流转子混砂机的传动机构主要由驱动装置1、主动齿轮2、回转支承3、机座4和机盆5。驱动装置1固定在机座4上,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端固定主动齿轮2,回转支承3的内环用螺栓固定在机座4上,回转支承3带齿的外环6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机盆5的底部,主动齿轮2与回转支承3带齿的外环6对应相互啮合。
驱动装置1为整个设备提供动力,带动装在输出轴端的主动轮2转动,主动轮2带动回转支承3带齿的外环6转动,由于回转支承3带齿的外环固定在机盆5的底部,所以机盆5随之转动。从而达到混砂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市汇达铸造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漯河市汇达铸造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8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