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摩擦滤渣红外线解聚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6410.6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8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学砚;刘宇翔;胡瑰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学砚;胡刚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杨海燕 |
地址: | 1362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摩擦 红外线 解聚 | ||
技术领域:
一种立式摩擦滤渣红外线解聚釜,涉及一种塑料解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塑料废品和塑料包装物与日激增,被称为白色垃圾“污染的公害”。采用回收手段,有的废塑料根本无法复生;深埋不仅占地更污染水源,焚烧更直接危及人类生存。废旧塑料及其包装物已成为人类一大棘手的问题,全人类都在尽全力解决。
二十世纪末叶,人们对之是以回收为重点,但随着废旧塑料的增加,回收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人们加试图以废旧塑料干馏造气再冷凝成油。此法一经问世,各种解聚釜便迎运而生:立式、卧式、固定式、旋转式,千奇百怪,良莠不齐。因此,解聚釜烧损、爆燃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是塑料中的大量共聚物不能清除所致。
塑料在制造中,针对不同产品不同品质,需加入各种共聚物,如滑石粉、方解石、石灰、红土等等。当进釜加热液化后,这些共聚物便迅速分离开来,沉积在釜底或滞结在釜底高温部位,形成一个厚厚的隔热层。由于釜的受热量不能及时传给釜内的介质,而产生过烧,因此烧损事故不断发生,解聚釜使用寿命一般不超过一年。
固定釜的另一弊端是:釜体受热上下温差过大,加热烟气迅速逃逸,因此热效率很低,极度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能自动清垢,而且节约能源的塑料解聚釜。其技术方案如下:
它包括釜体和滤渣箱,其关键技术是在釜体的中心安装驱动轴,在驱动轴上安装拨页,在驱动轴上位于釜体的底部位置安装摩刷,在釜体底端安装聚渣斗,聚渣斗通过滤渣道连接滤渣箱,滤渣箱的出口连接净油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釜内设有贯通的驱动轴带动拨页搅混,也带动摩刷转动,刷去沉聚渣垢,并集中在聚渣斗内,排入滤渣箱之中进行油渣分离。
2、分离的净油回釜内蒸馏,渣垢经挤榨后做燃料,从而边生产边循环滤渣,保证釜内塑液含渣比例不会增高,即防止釜体过烧,也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节约了资源,提高了产量。
3、釜体外壁包裹红外线网,拦截、干涉火焰而转红外线,增加火焰的红外线比例,以红外线均温、滤热、辐射强大的特性平衡了温差,增加了热交换能力,节约燃料达三分之一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釜体12和滤渣箱,其关键技术是在釜体12的中心安装驱动轴10,在驱动轴10上安装拨页16,在驱动轴10顶端位于釜体12外部安装减速机8,在驱动轴10上位于釜体12的底部位置通过活动轴19安装摩刷17,在釜体12底端安装锥形聚渣斗20,在聚渣斗20内位于驱动轴10下端安装螺片21,聚渣斗20通过滤渣道3连接滤渣箱22,滤渣箱22的出口连接净油箱1,在净油箱1的出口安装净油泵23,净油泵23通过管道连接釜体12。
为了能循环过滤,可以在滤渣道3的出口设有分渣道2,每个分渣道2的出口分别连接滤渣箱22。
所述釜体12上端分别设有注热媒口6、油汽口9和注料机11。
所述釜体受热面包裹红外线网14,红外线网是专利号为200910217858.2的“转燃料光谱为红外线热交换节能消烟装置”。“转燃料光谱为红外线热交换节能消烟装置”公开了桶状和贴锅随锅底变型的片状两种装置,桶状的转燃料光谱为红外线热交换节能消烟装置是由壁网、拦网、网架构成;片状的转燃料光谱为红外线热交换节能消烟装置是由网架、变形网构成,变形网织结在网架上。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是片状的红外线网。
图中4为下检修口,5为烟囱,7为上检修口。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废塑料由注料机11注入釜体12内,釜体在燃气炉头18的作用下,经加热腔13和红外线网14的作用下,熔塑被蒸馏,由油气口9排入冷凝装置还原成油。
运行中开动减速机8,带动驱动轴10和驱动轴10上的拨页16及摩刷17作圆周运动,搅混塑液,摩擦釜底,并将渣垢集中在聚渣斗20中,在螺片21的作用下将渣垢推入滤渣道3,又进入分渣道2,再流入滤渣箱22。渣垢被过滤在滤渣箱22中,过滤的净油流入净油箱1,又由净油泵23泵入净油口15进入釜体12内再蒸馏。滤渣箱可多个并联,轮流工作,从而达到循环过滤使釜内渣垢浓度不会增高的目的,保证本釜连续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学砚;胡刚,未经胡学砚;胡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64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过载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眼科用激光手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