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溶性止血棉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4929.0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7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霞;李寒冰;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维索科科技有限公司;李寒冰;田伟 |
主分类号: | D06B23/20 | 分类号: | D06B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性 止血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可溶性止血材料生产设备技术,特别是一种可溶性止血棉生产系统,有利于改善生产条件,从而提高可溶性止血棉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安全性并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背景技术
可溶性止血棉是不溶性止血材料医用脱脂棉的升级换代产品。可溶性止血棉能够应用于拔牙术、鼻腔手术、妇科手术、整形美容及外伤的止血和保护创面等方面,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是吸水后发生膨胀促使其组织拆散转化成透明明胶,最后全部融化。因此,可溶性止血棉不会与创面产生粘连,也不会形成废弃的医疗垃圾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但是,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缺少成套的可溶性止血棉生产系统,并且制备可溶性止血棉的设备中大量使用玻璃制品,不利于生产能力和生产安全性的提高,也难以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可溶性止血棉生产系统,有利于改善生产条件,从而提高可溶性止血棉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安全性并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溶性止血棉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脂棉浸泡装置,所述脱脂棉浸泡装置连接碱化装置,所述碱化装置连接醚化装置,所述醚化装置连接第一清洗装置,所述第一清洗装置连接中和装置,所述中和装置连接第二清洗装置,所述第二清洗装置连接乙醇浸泡装置,所述乙醇浸泡装置连接可溶性止血棉干燥装置。
所述碱化装置、所述醚化装置和所述中和装置均采用罐体结构,所述罐体为不锈钢制品。
所述不锈钢为316L不锈钢。
所述第一清洗装置和所述第二清洗装置均罐体结构,所述罐体为采用不锈钢制品。
所述可溶性止血棉干燥装置采用沥干框架结构。
所述脱脂棉浸泡装置连接生理盐或食用盐添加装置。
所述碱化装置连接氢氧化钠添加装置。
所述醚化装置连接一氯乙酸添加装置。
所述中和装置连接盐酸添加装置。
包括乙醇添加装置,所述乙醇添加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碱化装置、所述醚化装置、所述第一清洗装置、所述第二清洗装置和所述乙醇浸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由于本实用新型可溶性止血棉生产系统进行了系统布局,有利于改善生产条件,从而提高可溶性止血棉的生产能力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其多个装置中采用罐体结构,在罐体材料的选择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以确保罐体材料中的物质,特别是重金属物质,不能混入到可溶性止血棉的反应物中,以充分保证可溶性止血棉的产品质量。为此,发明人试用了若干种不锈钢。经过反复试验,316L不锈钢在自身材质和表面清洁维护以及耐酸碱腐蚀等方面具有满足可溶性止血棉生产工艺的最为优异的效果。不锈钢罐体相对于玻璃罐体而言,大大提高了生产现场的安全性,完全避免了玻璃制品爆裂伤人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溶性止血棉生产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示如下:101-脱脂棉浸泡装置;102-碱化装置;103-醚化装置;104-第一清洗装置;105-中和装置;106-第二清洗装置;107-乙醇浸泡装置;108-可溶性止血棉干燥装置;109-生理盐或食用盐添加装置;110-氢氧化钠添加装置;111-乙醇添加装置;112-一氯乙酸添加装置;113-盐酸添加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溶性止血棉生产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溶性止血棉生产系统,包括脱脂棉浸泡装置101,所述脱脂棉浸泡装置101连接碱化装置102,所述碱化装置102连接醚化装置103,所述醚化装置103连接第一清洗装置104,所述第一清洗装置104连接中和装置105,所述中和装置105连接第二清洗装置106,所述第二清洗装置106连接乙醇浸泡装置107,所述乙醇浸泡装置107连接可溶性止血棉干燥装置108。所述碱化装置102、所述醚化装置103和所述中和装置105均采用罐体结构,所述罐体为不锈钢制品。所述不锈钢为316L不锈钢。所述第一清洗装置104和所述第二清洗装置106均罐体结构,所述罐体为采用不锈钢制品。所述可溶性止血棉干燥装置108采用沥干框架结构。所述脱脂棉浸泡装置101连接生理盐或食用盐添加装置109。所述碱化装置102连接氢氧化钠添加装置110。所述醚化装置103连接一氯乙酸添加装置112。所述中和装置105连接盐酸添加装置113。包括乙醇添加装置111,所述乙醇添加装置111分别连接所述碱化装置102、所述醚化装置103、所述第一清洗装置104、所述第二清洗装置106和所述乙醇浸泡装置1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维索科科技有限公司;李寒冰;田伟,未经北京维索科科技有限公司;李寒冰;田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4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