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支护用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4643.2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5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林;陈伟宏;宋伟民;毕平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强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跨度 预应力 鱼腹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坑支护内支撑结构,特别涉及材料的收利用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基坑支护结构中,内支撑支护结构常用的围檩,主要有钢筋混凝土围檩和型钢围檩。为了减少支撑结构中的对撑和角撑的数量,增大基坑的施工空间,需要增大其围檩的跨度。为此,钢筋混凝土围檩通过增大截面尺寸,型钢围檩则是通过增加型钢结构的层数来实现,但这些方法将大大增加支护材料的用量。于是出现了各种边桁架的结构型式,这样既可以增大围檩的跨度,又可提高其刚度,如图1所示。当基坑宽度较小时,可采用八字对撑连接的围檩,如图2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这样的围檩结构型式,其跨度一般只能达到15~25m左右,仍难达到大幅度减少对撑和角撑数量,增大基坑施工空间的目的。由图2可以看出,这种八字对撑连接的围檩结构,其围檩的跨度只能控制在5~10m左右。显然,这两种形式围檩的刚度仍然比较小,难以达到大跨度的要求。
为了控制支撑结构的水平变形量,对大跨度围檩的刚度均有较高要求。通过传统的边桁架结构或增加围檩的截面尺寸的办法,均不是理想方法。
与钢筋混凝土围檩相比,预应力钢围檩具有可回收、重复利用、安装方便和施工工期短等特点。基于对环境保护和节能低碳的目的,开发一种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围檩是很有必要的,完全符合我国现行的产业政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行基坑支护中支撑结构的钢围檩刚度低、跨度小,与对撑连接不便等缺点,采用预应力鱼腹梁将是研发的方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基坑支护用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其特征是,包括下弦梁、腹杆和上弦预应力柔性筋;腹杆下端固定在下弦梁上,上端与上弦预应力柔性筋滑动式接触,预应力柔性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下弦梁的两端上,形成一个鱼腹状结构;下弦梁为钢筋混凝土梁;下弦梁的二端设置有对预应力柔性筋施加预应力的锚具,或腹杆上端具有对预应力柔性筋施加预应力的伸缩装置。
腹杆为多根,多根腹杆长度不等或相等或部分相等。
所述筋为多根钢绞线,钢绞线是由多根高强低松驰的钢丝组成。
钢绞线与腹杆之间光滑接触。
下弦梁和腹杆的材料为型钢,型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进行连接。
下弦梁为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型钢与混凝土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在该鱼腹梁的两端需要设置支撑杆。
在下弦梁外侧需要设置支座,这些支座分别为型钢或混凝土传力键或预埋螺栓,并支承在围护结构上。
与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连接的竖向围护结构为灌注桩、地下连接墙、搅拌桩内插型钢中的一种。
腹杆为单根直杆、多根直杆或八字撑杆组合而成。
多根腹杆之间是相互独立或用联系杆连接在一起。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安装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鱼腹梁的弦梁安装在专门的托架上并找平;
第二步:将围檩上的腹杆与弦梁进行拼装,并用高强螺栓连接;
第三步:在围檩的两端将支点连接构件与弦梁进行拼装,并用高强螺栓连接;
第四步:安装钢绞线,将其固定在两端的支点连接构件上,同时将钢绞线安装在腹杆的顶部;
第五步:将弦梁与基坑围护墙体连接;
第六步:对弦梁的两端支点连接构件施加支反力,施加方法是用千斤顶加载法;
第七步: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
第五步中的弦梁与基坑围护墙体连接方式为型钢传力键的方法连接或通过焊接连接或用预埋螺栓连接;
第七步中,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方式为:在钢绞线的两端支点连接构件上对钢绞线张拉加载,用专用锚具锁定;
第七步中,另一种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方式为:通过安装在腹杆端部的专用千斤顶顶紧钢绞线以施加作用力;
当基坑支护工程完成后,可按下列步骤完成拆除和重复利用。
第一步:释放钢绞线上的全部预应力;
第二步:卸除围檩两端支点连接构件上的作用力;
第三步:解除弦梁与基坑围护墙之间的连接;
第四步:将钢围檩从基坑中整体拆除吊出,或将腹杆构件从弦梁上拆除,分解成多个部件分别吊出;
第五步;将吊出的钢围檩应用于另一个基坑支护中安装,实现该围檩的重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强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强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4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