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药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3400.7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0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韩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晓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药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医药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氧化工艺已大范围用于水处理工程中,其性能的发挥受臭氧溶于水的投加方式所限。常用的臭氧投加方式有曝气式(直接曝气或氧化塔式)、文丘里射流器式、旋涡负吸式或HICHINE泵混合式样等几种,以上其溶于水效率可依次提高,HICHINE泵式效率可达95%以上。上述工艺的主要适用工程列举如下:
(1)曝气式:自来水、养殖水、生产循环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
(2)文丘里射流式:二次供水、纯净水、矿泉水、养殖水冷却、游泳池水等;
(3)负吸式:小水体应用;
(4)气液混合泵式:小水体应用或臭氧消毒水应用;
在大型水处理中通常采用曝气式接触氧化池,底部通常采用陶瓷曝气盘,采用上述反应器的缺点主要有①为达到高效传质,接触池的有效池深较大;②陶瓷曝气盘微孔容易堵塞,特别是在间歇运行和水中存在铁、锰时更为突出;③气泡上升时容易产生沟流,对气液接触造成不利影响;④陶瓷曝气盘每隔几年需要一次完全的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处理效果好、投资少、维护简单的医药废水处理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一种医药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氧化池,所述氧化池内设有用于布水的穿孔墙,将氧化池分隔为进水段和出水段,所述出水段设有填料,所述填料的下部设有臭氧曝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药废水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药废水处理装置,处理效率高,在农药废水及布洛芬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中,对COD的去除效果超过80%;曝气系统采用不锈钢穿孔曝气管,解决了陶瓷曝气盘易坏需要更换的难题,节约投资,维护简单,使用寿命可达20年;填料中少量的微量元素,如铜等,和臭氧形成协同作用,可提高臭氧的氧化效果;臭氧在氧化有机物的同时还可以产生微絮凝的效果,后期可添加混凝沉淀工艺去除少部分无机物和大量难降解有机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药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药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氧化池1,所述氧化池1内设有用于布水的穿孔墙2,将氧化池1分隔为进水段和出水段,所述出水段设有填料4,所述填料4的下部设有臭氧曝气管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药废水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氧化池1流态采用推流式,废水进入进水段之后,经过穿孔墙2布水,均匀的通过填料4,底层的臭氧曝气管3曝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经过填料4的层层切割,气泡逐渐变小,能提高臭氧利用率。同时填料4中少量的微量元素,如铜等,和臭氧形成协同作用,可提高臭氧的氧化效果。臭氧在氧化有机物的同时还可以产生微絮凝的效果,后期可添加混凝沉淀工艺去除少部分无机物和大量难降解有机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药废水处理装置的优点如下:
(1)运行稳定可靠,去除效率高,抗冲击负荷强,适用于工业废水生化工艺后的深度处理工艺;
(2)曝气方式容易实现,施工安装简单方便;
(3)出水生化性得到提高,可后续使用生化处理工艺,并且臭氧自动分解为氧气后无二次污染,且使水中溶解氧常呈饱和状态或接近饱和状态,又为后续生物载体处理中的生物降解提供了必要条件,也减小了外界给系统的风量,也就减小了对风机鼓风量的要求;
(4)填料中少量的微量元素,如铜等;和臭氧形成协同作用,可提高臭氧的氧化效果;
(5)同时臭氧在氧化有机物的同时还可以产生微絮凝的效果,后期可添加混凝沉淀工艺去除少部分无机物和大量难降解有机物。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晓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晓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34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