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机消除凝露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2070.X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5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苏炳超;万兴云;叶月华;苗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机 消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室内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调机消除凝露的结构的底盘上通过调节气流方向消除凝露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机消除凝露的结构,其出风口上端的转角处均为气流盲区,由风道吹出的气流不能经过这些盲区,导致这转角出现大量的凝露,严重时还会有滴水现象,为此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且送风舒适送内角度更大的空调机消除凝露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机消除凝露的结构,包括底盘、风轮和面框,在底盘内设有导风通道,风轮安装在导风通道的进风口处,面框盖合于底盘,面框的前框与导风通道的出风口构成出风框,所述导风通道的两侧分别设有挡风块,挡风块将气流沿导风通道方向吹出时使一部分气流改变流动方向、由出风框上端流出、防止凝露产生。
上述挡风块与底盘是一体制成。或者,上述挡风块与底盘是分体结构,挡风块与导风通道固定连接。
上述挡风块的安装位置与出风口边缘之间的距离为20mm至35mm。
上述挡风块的高度为10 mm至 25mm。
上述挡风块的长度为15mm至3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导风通道内增加改变风向的挡风块,挡风块可以提高两侧出风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出风口的风向,使出风的角度更大、更均匀,提高空调出风的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导风通道内增加改变风向的挡风块,挡风块可以提高两侧出风的角度,使一部分气流从出风框的上端流出,解决了原本无风通过的出风框的上端转角产生凝露的问题,使空调器在正常使用不会产生凝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出风口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风块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风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机消除凝露的结构,包括底盘1、风轮2和面框6,在底盘1内设有导风通道7,风轮2安装在导风通道7的进风口处,面框6盖合于底盘1,面框6的前框与导风通道7的出风口5构成出风框4,所述导风通道7的两侧分别设有挡风块3,挡风块3将气流沿导风通道方向吹出时使一部分气流改变流动方向、由出风框4上端流出、防止凝露产生。
上述挡风块3与底盘1是一体制成。或者,上述挡风块3与底盘1是分体结构,挡风块3与导风通道7固定连接。
上述挡风块3的安装位置与出风口边缘8之间的距离为20mm至35mm。本实施例中,上述挡风块3的安装位置与面框出风口5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30mm。
上述挡风块3的高度为10 mm至 25mm。本实施例中,上述挡风块3的高度为20mm。
上述挡风块3的长度为15mm至30mm。本实施例中,挡风块3的长度为22mm。
上述风轮2主要起产生气流作用,风轮2在电机带动下转动产生气流,风轮2安装在底盘1上。
所述出风口5主要起以下几方面作用:①出风口5与导风通道等其他外观件配合组成完美的外观;②出风口5与出风框4装配组成完整的风道外围,使空调的出风更舒适;③挡风块3主要作用就是为解决出风框4上端角落处的凝露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20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刻蚀液加热器
- 下一篇:面板运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