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制筛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1213.5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3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华;刘万礼;贾彦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州市精诚医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42 | 分类号: | 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制筛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制筛丸机。
背景技术
全自动制丸机主要用于小型药厂和医院研究部门研制及小批量生产之用。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更换药丸品种,运行平稳,适合放在工作平台上使用。其制药步骤如下:将混合或炼制好的药料送入料仓内,在螺旋推进器的挤压下,制出直径相同的药条,经过导轮,顺条器同步进入制丸刀轮中,经过快速切磋,制成大小均匀的药丸。但全自动制丸机开始运行后,按照设定的速度平稳的运行,容易出现制成的药条的断条的现象,使得制丸速度慢,效率低。现有的中药制丸机械中的加热装置一般设置在推料器的出料端外部,热量要通过推料器外壳的传导才能对出条模作用,进而作用在药条表面,这种结构由于热传导路线较长,最后传至药条表面热量较小,加热慢,热效率低,致使药条表面质量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制筛丸机,解决现有的全自动制丸机药条容易断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解决了现有的全自动制丸机加热装置加热效率低使药条表面质量不够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制筛丸机,包括箱体、送料机构、制条机构、制丸机构,所述制筛丸机设置有能自动调速的伺服控制系统,箱体上设有自控导轮,自控导轮上装有感应药条速度的传感器。
所述的伺服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感应药条速度的传感器;电机;用于采集电机转速信号的电机转速编码器;用于根据传感器传输的速度信号和电机转速编码器传输的电机转速信号控制电机转动的伺服控制器,其中传感器、电机转速编码器和伺服控制器连接,电机转速编码器、伺服控制器与电机连接。
所述制筛丸机还包括药条出料口,所述药条出料口处设置有加热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圈,加热圈直接套装在药条出料口的出条模体外。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制筛丸机设置有伺服控制机系统,通过设置在自控导轮上的传感器感应药条出条快慢,控制直流伺服电机,达到自动调速,出条电机采用变频调速器可直接控制出条电机快慢,比现有的全自动制丸机操作灵敏、 效率高易操作,自动化高。且在药条出料口设置加热装置,简化了加热结构,加热效率高,升温快,有效的提高药条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制筛丸机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制筛丸机伺服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制筛丸机药条出条口加热圈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全自动制筛丸机,包括箱体1、送料机构、制条机构、制丸机构,所述制筛丸机设置有能自动调速的伺服控制系统,箱体上设有自控导轮2,自控导轮2上装有感应药条速度的传感器3。自控导轮上的传感器感应药条出条快慢,控制直流伺服电机,达到自动调速,出条电机采用变频调速器可直接控制出条电机快慢。
伺服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感应药条速度的传感器3;电机5;用于采集电机转速信号的电机转速编码器6;用于根据传感器传输的速度信号和电机转速编码器传输的电机转速信号控制电机转动的伺服控制器7,其中传感器3、电机转速编码器6和伺服控制器7连接,电机转速编码器6、伺服控制器7与电机5连接。
其中,优选地,本实施例制筛丸机的药条出料口4处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加热圈8,加热圈8直接套装在药条出料口4的出条模体外。在药条出料口设置加热装置,简化了加热结构,加热效率高,升温快,有效的提高药条的加工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州市精诚医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州市精诚医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12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