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冲棒结构改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8812.1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1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廖瑞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2 | 分类号: | F16F9/02;F16F9/3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及一种缓冲棒结构改良,尤指可全程提供有效的泄压机制,俾可避免推杆动作不顺畅之缺失,进而可达到提升产品可靠度与增进使用便利性之功效。
背景技术
目前,缓冲棒系一种设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用于缓冲其相对运动速度的装置,以达到减少物体之间的碰撞力道或降低噪音的效果,例如应用于可自动回归的门体或抽屉滑轨上,请参阅图1所示为一传统缓冲棒之局部放大图,其主要系于一外管3内轴向穿设有一轴杆12,并于该轴杆12一端所连接的连接件13设有一活塞环14,该活塞环14设有一环圈部141与一裙部142,藉此,俾当该轴杆12朝靠近该活塞环14方向移位时,该活塞环14的环圈部141与裙部142可藉由该连接件13的推顶而被均匀地撑开,而使该环圈部141与裙部142与外管3的内壁形成良好的气密状态与摩擦,进而使该缓冲棒可达到提供缓冲效果之目的。
该习用之缓冲棒,其虽可达到提供缓冲效果之目的,但该轴杆12朝靠近该活塞环14方向移位时,同时也会使该外管3内部的空气被压缩,因而当该轴杆12推动活塞环14靠近外管3底部时,经常发生轴杆12的推力小于外管3内部空气压力的情况,致使轴杆12无法顺利地推进,必须等到该活塞环14的环圈部141与裙部142恢复原状而使外管3内的空气压力小于轴杆12的推力时才可继续推进,导致该习用缓冲棒其轴杆12动作不顺畅,进而造成产品可靠度降低与用户之困扰,故实有改进之必要。
因此,如何将上述等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案创作人所欲解决之技术困难点之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缓冲棒,因缓冲行程中外管内的空气压力不易排出,导致轴杆动作不顺畅,因此本创作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棒结构改良,藉由该推杆与活塞件分别设有导流孔与透孔,且该透孔与导流孔相连接贯通,而可全程提供有效的泄压机制,俾可避免缓冲行程末段易因空气压力大于推杆推力,造成推杆动作不顺畅之缺失,进而使本创作可达到提升产品可靠度与增进使用便利性之功效。
为达成以上之目的,本创作系提供一种缓冲棒结构改良,其包含:
一外管,该外管内设有一中空部,该外管两端分别设有一封闭状的底部与一开放状的顶部;
一推杆,该推杆系可滑移地穿设于该外管的中空部内,该推杆两端分别设有一结合部与一被带动部,该结合部与被带动部分别与该推杆相接,其中该结合部系穿设于该外管的中空部内,该被带动部则突出于该外管的顶部外,该推杆内进一步设有一贯穿该结合部与被带动部的导流孔;
一活塞件,该活塞件两端分别具有一尾部与一接触部,该活塞件其尾部内设有一与该推杆其结合部相对应的被结合部,使该活塞件其被结合部可与该推杆其结合部相套固卡合,又该接触部的外径略大于该外管其中空部的内径,藉此,使该活塞件其接触部可与外管其中空部内壁相抵顶触接,另该活塞件内进一步设有一透孔,该透孔与该被结合部相贯通,且该透孔贯穿该活塞件的尾部与接触部,藉此,使该活塞件其透孔可与推杆其导流孔相连接贯通;
进一步说,其中该推杆、结合部与被带动部系一体成型;该结合部为锥状凸块;
该活塞件为橡胶套;该被结合部为通孔;该导流孔设有一调节部,该调节部与导流孔相贯通;该调节部的孔径小于该导流孔的孔径;该活塞件其尾部与接触部之间设有一腹部,该尾部、腹部与接触部相接;该接触部的外径分别大于该尾部、腹部的外径。
藉由该推杆与活塞件分别设有导流孔与透孔,且该透孔与导流孔相连接贯通,而可全程提供有效的泄压机制,俾可避免缓冲行程末段易因空气压力大于推杆推力,造成推杆动作不顺畅之缺失,进而使本创作可达到提升产品可靠度与增进使用便利性之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缓冲棒的部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推杆之部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3、外管;4、推杆;42、被带动部;43、导流孔;5、活塞件;12、轴杆;13、连接件;14、活塞环;141、环圈部;142、裙部;31、底部;32、顶部;33、中空部;41、结合部;431、调节部;5、活塞件;51、被结合部;52、透孔;53、尾部;54、腹部;55、接触部;A1、空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创作之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之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8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麻醉蒸发器输出浓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可更换的探测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