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在使用中清洗的抗反流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7866.6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7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余;陈加荣;黄华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100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清洗 抗反流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是一种可在使用中清洗的抗反流引流管。
背景技术
术后引流是避免术区积液积血,防止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重要预防措施。目前临床上引流方式多采用负压引流,即通过负压装置连接引流管至术区内部偏低处,以利于液体流出。但随着负压装置压力的逐渐减弱,及引流管受外力牵拉折叠,有可能使引流液逆流至术区内部,从而产生手术区域逆行性感染的可能。引流管内容易滋生细菌,而且在使用期间引流管连通至术区,很难实现在使用中清洗引流管,如此一来就很容易造成术区被滋生的细菌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使用中清洗的抗反流引流管,该引流管有效地避免了在引流管使用过程中产生手术区域感染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在使用中清洗的抗反流引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单向瓣膜,所述单向瓣膜将管体分为进液口一侧的前管段和出液口一侧的后管段,所述后管段上设有连通后管段的冲洗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瓣膜包括2个或3个开口朝向管体出液口且均分的瓣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洗装置包括与后管段连通的冲洗管,所述冲洗管接在靠近单向瓣膜的后管段前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洗管上设有冲洗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洗管末端装有活塞输送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管体内设置单向瓣膜,使术区内部液体顺利流出,又能防止外部液体反流,避免了手术区域逆行性感染的可能,同时在后管段设置冲洗装置,方便外部消毒液冲洗引流管,从而避免引流管中滋生的细菌感染手术区域的可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在使用中清洗的抗反流引流管,包括管体,管体内设有单向瓣膜1,单向瓣膜1将管体分为进液口一侧的前管段2和出液口一侧的后管段3。进液口通至术区,用于吸取术区内部的液体,出液口连接有负压装置7,通过负压的作用将术区内的液体从引流管吸出。如图2所示,由于单向瓣膜1的作用,液体只能从进液口流向出液口,而无法从出液口反流至进液口,因此避免了由于负压装置压力的逐渐减弱,及引流管受外力牵拉折叠,有可能引起的引流液逆流至术区内部,从而产生手术区域逆行性感染的可能。
后管段3上设有连通后管段3的冲洗装置。如图3所示,当需要清洗引流管时,消毒液从冲洗装置进入后管段3内,由于单向瓣膜1防止了消毒液进入前管段2从而进入手术区域,而仅会从后管段3中流向出液口,因此在引流管插在手术区域的使用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冲洗功能。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单向瓣膜1包括2个或3个开口朝向管体出液口且均分的瓣膜1。手术区域有积液时,瓣膜1打开使积液通过,若后管段3的负压减弱或消失时,瓣膜1封闭,液体无法反流。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冲洗装置包括与后管段3连通的冲洗管4,冲洗管4接在靠近单向瓣膜1的后管段3前端。消毒液从靠近单向瓣膜1的后管段3进入可以使后管段3得到最充分的消毒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冲洗管4上设有冲洗阀5,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将冲洗阀5关闭,只在需消毒冲洗时才打开冲洗阀5。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冲洗管4末端装有活塞输送器6。通过活塞输送器6的活塞头可以推送消毒液进入后管段3。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未经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78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