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杨氏模量测定仪防晃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7440.0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0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梅;赵博然;王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6 | 分类号: | G01N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杨氏模量 测定 晃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理实验仪器领域,是一种可使杨氏模量的测量更方便、更准确的测量仪器。
背景技术
杨氏模量的测量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传统的拉申法测定金属杨氏模量实验仪采用光杠杆原理,通过增减砝码,将金属丝的微小伸长量通过镜面光杠杆放大,并通过置于远处的望远镜和标尺进行观测。实验过程中,令人头疼的问题是:在增减砝码的过程中待测钢丝晃动,干扰观测、读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在增减砝码的过程中,待测钢丝晃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杨氏模量测定仪防晃动装置,它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杨氏模量测定仪防晃动装置,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圆柱体,在第二圆柱体的端点设置有固定圆孔,固定圆孔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螺杆,圆筒的侧壁上安装有四个第一螺杆,四个第一螺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该平面距圆筒的上面和下面的距离相等,相邻两个第一螺杆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固定圆孔的内径稍大于竖直杆的外径,两个固定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竖直杆之间的中心距离,所述第一螺杆的头部为第一圆柱体,第一圆柱体的直径不小于8毫米。使用时,让两个竖直杆分别穿过两个固定圆孔,上下移动圆筒的位置,使第一螺杆的中心线对着砝码托盘的下表面,旋紧两第二螺杆后,分别旋转圆筒内的四个第一螺杆,使四个第一圆柱体的竖直面几乎都挨着砝码托盘的侧面,就可往砝码托盘上添加砝码开始实验。由于砝码托盘在水平面内被限制在很小的活动范围内,在增减砝码的过程中,待测钢丝也就几乎不晃动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克服实验时在增减砝码的过程中,待测钢丝晃动,干扰观测、读数的问题,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杨氏模量测定仪防晃动装置俯视图;
图2是常用杨氏模量测定仪示意图。
图中:1-圆筒 2-第一螺杆 3-第一圆柱体 4-内螺纹 5-外螺纹 6-第二螺杆 7-固定圆孔 8-第二圆柱体 9-砝码托盘21-竖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杨氏模量测定仪防晃动装置包括圆筒1,所述圆筒1的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圆柱体8,在第二圆柱体8的端点设置有固定圆孔7,固定圆孔7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螺杆6,圆筒1的侧壁上安装有四个第一螺杆2,四个第一螺杆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该平面距圆筒1的上面和下面的距离相等,相邻两个第一螺杆2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固定圆孔7的内径稍大于竖直杆21的外径,两个固定圆孔7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竖直杆21之间的中心距离,所述第一螺杆2的头部为第一圆柱体3,第一圆柱体3的直径不小于8毫米。使用时,让两个竖直杆21分别穿过两个固定圆孔7,上下移动圆筒1的位置,使第一螺杆2的中心线对着砝码托盘9的下表面,旋紧两第二螺杆6后,分别旋转圆筒1内的四个第一螺杆2,使四个第一圆柱体3的竖直面几乎都挨着砝码托盘9的侧面,就可往砝码托盘9上添加砝码开始实验。由于砝码托盘9在水平面内被限制在很小的活动范围内,在增减砝码的过程中,待测钢丝也就几乎不晃动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7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