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农村的取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4842.5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2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珊;石明轩;陈彩平;张利军;赵成武;韩亮;高中华;贺昭平;冀贵生;靳开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海珊;石明轩;陈彩平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冷锦超;吴立 |
地址: | 0327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农村 取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农村的取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农户地暖一般是采用在家里建筑土炕,通过燃烧煤提供热气,然而,随着现在能源的急剧消耗,煤越来越短缺,造成煤价也较高,并且这种方式能源利用率比较低,取暖安全性也比较差,夜间睡眠后容易造成煤烟中毒。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环保且实用性强的用于农村的取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农村的取暖系统,包括设置在房屋外面的烟囱和进料口以及设置在房屋下方的且用于燃烧物料的地下料坑,所述地下料坑与进料口连通,所述地下料坑与所述烟囱之间设置有使地下料坑与烟囱相通的出烟道,所述地下料坑顶部与所述出烟道顶部形成散热面,所述散热面的面积应占房屋室内面积的20%—80%;这样采用地暖构造,燃烧方式采用地下阴燃或暗火熰料;取暖途径是地下料坑顶部与出烟道顶部的地板散热,这样可以达到每30天左右填装一次,能使室温保持在15℃—25℃之间,省工、省事;填料、出灰均在室外,群众居家温暖舒适、清洁干净、安全健康,免受室内生炉带来的烟熏火燎、吸尘呛气和安全隐患。
所述进料口上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门,上料以后,通过密封门封闭,减少热量的损耗,提供物料利用率。
所述地下料坑长为2—4米、宽为1—2米,深度为1米—2米,地下料坑宽敞,可以方便工作。
所述烟囱为水泥管或PVC管,所述烟囱的高度应高于房屋的高度,根据需要灵活设计。
所述出烟道呈倾斜布置,设计合理。
还包括进气管,设置在所述进料口处,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地下料坑连通,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用于调节进气量的调节阀,通过调节阀可以调节室内的热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地暖构造,燃烧方式采用地下阴燃或暗火熰料;取暖途径是地下料坑顶部与出烟道顶部的地板散热,这样可以达到每30天左右填装一次,能使室温保持在15℃—25℃之间,省工、省事;填料、出灰均在室外,群众居家温暖舒适、清洁干净、安全健康,免受室内生炉带来的烟熏火燎、吸尘呛气和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农村的取暖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农村的取暖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农村的取暖系统,包括设置在房屋外面的烟囱4和进料口1以及设置在房屋下方的且用于燃烧物料的地下料坑2,地下料坑2长为2—4米、宽为1—2米,深度为1米—2米,地下料坑2与进料口1连通,地下料坑2与烟囱4之间设置有使地下料坑2与烟囱4相通的出烟道3,出烟道3呈倾斜布置,烟囱4为直径为20厘米的水泥管或PVC管,烟囱4下方接有渗水管,渗水管用于下渗水和烟油,烟囱4的高度应高于房屋的高度,根据需要灵活设计,进料口1垂直上下设计,进料口1上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门5,进料口1处还设置有进气管6,进气管6为直径为2寸—3寸的钢管或塑料管,进气管6与地下料坑1连通,进气管1上安装有用于调节进气量的调节阀7,通过调节阀7可以调节室内的热量,地下料坑2顶部与出烟道3顶部形成散热面,散热面的面积应占房屋室内面积的20%—80%;这样采用地暖构造,燃烧方式采用地下阴燃或暗火熰料;取暖途径是地下料坑2顶部与出烟道3顶部的地板散热,这样可以达到每30天左右填装一次,能使室温保持在15℃以上,省工、省事;填料、出灰均在室外,群众居家温暖舒适、清洁干净、安全健康,免受室内生炉带来的烟熏火燎、吸尘呛气和安全隐患。
农村取暖系统的建造程序:
(一)、挖土方
地下料坑2挖长为3米,宽2米左右,深2米,出烟道3在开口处,挖宽0.8米,深0.75米,往里可以再宽些,增加散热面积,到出口处挖宽0.5米,深0.4米,出烟道3坡度掌握在35—5%。
(二)、砌筑
砂灰砖块砌筑,砌成后地下料坑2规格为长2.5米,宽1.5米左右,深1.5米;出烟道3底部先抹一层2—4厘米厚的水泥砂灰泥,其上砌砖。
(三)、现浇顶板
采用8毫米盘条扎架,水泥、砂、石子配比为1:2:3,用425标号水泥,先支模,后现浇,现浇厚度10—12厘米。
地下料坑2顶部和出烟道3顶部务必要一次浇筑,地面水磨或贴瓷砖,起码要水泥造面,确保不漏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海珊;石明轩;陈彩平,未经徐海珊;石明轩;陈彩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48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洗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机壳
- 下一篇:连接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