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干度水浴式蒸汽减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4779.5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1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辉;张基虎;杨思伦;张梦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恒节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5/12 | 分类号: | F22G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12215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干 水浴 蒸汽 减温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浴式蒸汽减温器,特别涉及一种高干度水浴式蒸汽减温器。
背景技术
间接换热时,饱和蒸汽换热效率高于过热蒸汽,且过热度越高,换热效率越低。当只有过热蒸汽来源时,则需对过热蒸汽进行减温,降低过热度。一般的蒸汽减温器,如喷雾式减温器、表面式减温器等,减温后过热度越低,蒸汽带水越严重,蒸汽品质越差。若需要将蒸汽温度降至所需用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则通常要使用水浴式蒸汽减温器,又称为水浴式饱和蒸汽发生器。
水浴式蒸汽减温器的筒体下部为液相空间,筒体上部为汽相空间,汽相空间的顶壁上设有排汽阀,液相空间中设有分流器,过热蒸汽管伸入水浴式蒸汽减温器中与分流器连接,水浴式蒸汽减温器的侧壁安装有水位计及溢流阀,顶壁上安装有压力探头,补水泵的出口与水浴式蒸汽减温器的底部相连,且根据水位计的水位控制信号向水浴式蒸汽减温器中补充适量的冷凝水、除盐水或软化水。过热蒸汽管上安装有压力表及压力控制阀,压力探头测得的饱和蒸汽压力信号提供给压力控制器,压力控制器控制压力控制阀的开度。过热蒸汽从分流器流出,经与液相空间的水换热降温成为湿饱和蒸汽向上溢出,从顶壁的排汽阀流出。该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饱和蒸汽中的含水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干度水浴式蒸汽减温器,能降低饱和蒸汽中的含水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干度水浴式蒸汽减温器,包括水浴式蒸汽减温器及补水泵,所述水浴式蒸汽减温器的筒体下部为液相空间,筒体上部为汽相空间,所述汽相空间的顶壁上设有排汽阀,所述液相空间中设有分流器,过热蒸汽管伸入所述水浴式蒸汽减温器中与所述分流器连接,所述补水泵的出口与所述水浴式蒸汽减温器的底部相连向水浴式蒸汽减温器中补水,所述排汽阀的出口管路上依次安装有汽水分离器及蒸汽干燥换热器,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底部安装有疏水阀;所述蒸汽干燥换热器的饱和蒸汽进口与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出口相连接,所述蒸汽干燥换热器的饱和蒸汽出口与用户管道连接,所述蒸汽干燥换热器的过热蒸汽进口与过热蒸汽的汽源管道连接,所述蒸汽干燥换热器的过热蒸汽出口与所述水浴式蒸汽减温器的分流器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过热蒸汽从分流器流出,经与液相空间的水换热降温后成为湿饱和蒸汽向上溢出,此时饱和蒸汽的含水率较高,从顶壁的排汽阀流出后经过汽水分离器分离,蒸汽含水率降低,再进入蒸汽干燥换热器,在蒸汽干燥换热器中过热蒸汽对饱和蒸汽进行间接加热,使湿饱和蒸汽中的液态水蒸发为蒸汽,成为干饱和蒸汽供给用户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汽水分离器的顶部安装有排放不凝性气体的自动排气阀。补水泵所补蒸汽冷凝水、除盐水或软化水未经除氧时,水中含有不凝性气体,不凝性气体受热后与湿饱和蒸汽一起向上溢出;由于不凝性气体比蒸汽轻,所以不凝性气体易于在汽水分离器顶部积聚。由于不凝性气体的温度低于蒸汽的温度,所以当不凝性气体在汽水分离器顶部积聚时,自动排气阀内的填充液收缩使阀门开启,不凝性气体被外排;排气之后,自动排气阀内又充满蒸汽,温度升高,阀内的填充液膨胀使阀门关闭;如此自动排气阀间隙自动启闭,将不凝性气体排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干度水浴式蒸汽减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热蒸汽;2.压力表;3.前截止阀;4.压力控制阀;4a.压力控制器;5.后截止阀;6.水浴式蒸汽减温器;6a.压力探头;6b.排汽阀;6c.溢流阀;6d.排空阀;6e.分流器;7. 水位计;8.补水泵;9.汽水分离器;9a.自动排气阀;9b.疏水阀;10.蒸汽干燥换热器;10a.饱和蒸汽进口;10a’.饱和蒸汽出口;10b.过热蒸汽进口;10b’.过热蒸汽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干度水浴式蒸汽减温器,包括过热蒸汽管、水浴式蒸汽减温器6、补水泵8、汽水分离器9和蒸汽干燥换热器10。过热蒸汽管上依次安装有压力表2、前截止阀3、压力控制阀4和后截止阀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恒节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亿恒节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4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冶炼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TGIC蒸汽尾气冷凝水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