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体湿法滚筒磨的固定泄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4767.2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3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凤;张治民;王克根;苏宪君;韩晖;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华洋粉体技术有限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0 | 分类号: | B02C17/10;B02C17/1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龙***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滚筒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粉体湿法滚筒磨的固定泄压装置。
背景技术
用湿法滚筒磨研磨非金属粉体已很常见,如研磨超细氧化锆。湿法滚筒磨研磨为密闭的滚筒形状,在将研磨物料、硬质磨球及料浆用水一并装入滚筒后,装入量通常为容量的2/3,以电机驱动滚筒旋转,以硬质磨球相互砸压料浆物料,一次研磨物料长达7~10小时。
在开始研磨后,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滚筒内的料浆物料温度会上升,甚至会沸腾,因而会有水汽。所以,每隔一定时间就要停止研磨,如2小时,打开加料窗口,以释放滚筒内的水汽压力,因而会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停止研磨释放水汽,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提供的一种粉体湿法滚筒磨的固定泄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粉体湿法滚筒磨的固定泄压装置,包括滚筒,其特征在于:滚筒的筒壁上设置一个通孔,通孔内设有与之过盈密封配合的护套,护套内设有与之间隙配合的活动顶管,活动顶管上设有挡销;护套的外侧套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滚筒接触配合、另一端与挡销接触配合;活动顶管在滚筒内的一端设有水汽进口并连接密封挡板,密封挡板与滚筒的内壁密封配合;活动顶管的另一端设有水汽出口并连接碰撞球头;在滚筒的机架上设置一固定球头,固定球头与碰撞球头形成碰撞配合。
根据以上方案,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方案:
1、滚筒的内壁上设有一凹槽和密封挡板密封配合。
2、所述的凹槽和密封挡板都为圆形,且凹槽的直径大于密封挡板的直径。
3、所述的固定球头可设置在滚筒正上方。
所述的护套可以增强活动顶管的机械强度,还对活动顶管的运动起导向作用。
所述的圆形凹槽的直径大于密封挡板的直径可以提高本装置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原有装置基础上增加了一泄压装置,滚筒每旋转一圈可固定泄压一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连续工作、省时、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体湿法滚筒磨的固定泄压装置,包括滚筒1,滚筒1的筒壁上设置一通孔2和一圆形凹槽2a,通孔2内设有一与之过盈密封配合的护套6;护套6内设置一与之间隙配合的活动顶管4,活动顶管4设有挡销5;护套6的外侧套有一弹簧7,弹簧7的一端与滚筒1接触、另一端与挡销5接触;活动顶管4在滚筒内的一端上设有水汽进口4a并连接一圆形密封挡板8,密封挡板8与圆形凹槽2a密封配合;活动顶管4的另一端设有水汽出口4b并连接一碰撞球头9;在滚筒1的正上方设置一固定球头3,固定球头3与碰撞球头9形成碰撞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碰撞球头9与固定球头3没有发生碰撞时,活动顶管4受弹簧7的弹力拉拽密封挡板8,以密封滚筒磨壁;当碰撞球头9转动到最高位置与固定球头碰撞时,活动顶管4推开密封挡板8,水汽由水汽进口4a进入活动顶管4的内孔,通过水汽出口4b排出。因此,滚筒1每转动一圈固定泄压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华洋粉体技术有限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华洋粉体技术有限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47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碎机筛网
- 下一篇:用于深孔爆破装药的炮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