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管式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2856.3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9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珈诚超导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管式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效率佳的复管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一般如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在运作过程中大多数都会产生高热,为了避免高温造成电子设备损坏,部份设备通常会加装有散热风扇。但是在大型机房12中,由于容纳有较多电子设备11,每一个电子设备11所发散出来的热量都会存在于机房12内,为了防止机房12内的温度逐渐升高而影响电子设备11的运作,机房12往往会再装设一散热装置13,借由启动散热装置13,使得机房12内的热气能进行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换气对流。此散热装置13虽然能提供机房12散热,但是在换气对流的过程中,也会使外界的灰尘进入机房12内,进而附着于各电子设备11表面,甚至是透过各电子设备11表面的孔洞而附着于内部电子组件上,若人员未定期擦拭、保养,日积月累后,仍然会影响电子设备11的运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率佳的复管式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复管式散热装置,包含有:多个导热管组件、一导热介质、一个基座,及一个封盖。
每一个导热管组件包括有一支由导热材质制成的内管,及一支由导热材质制成且环绕包覆于该内管外部的外管,该内管的长度较该外管的长度长,该外管内壁面与该内管外壁面间界定出一热传空间,该外管内壁面形成有一层第一毛细层,而该内管的外壁面且位于该热传空间内的区域则形成有一层第二毛细层。
所述导热介质填充于每一个导热管组件的热传空间内。
该基座具有一个本体,以及多个第一散热鳍片,该本体具有一个第一表面,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上设有多个彼此相间隔且用以供承置各该导热管组件的定位槽,而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彼此相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位槽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该封盖盖设于该基座上,该封盖具有一个盖本体,以及多个第二散热鳍片,该盖本体具有一个第一表面,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该盖本体的第一表面上设有多个彼此相间隔且与各该定位槽相对应的限位槽,该封盖的第一表面用于与该盖本体的第一表面相接触,且使各该导热管组件是容置于各该定位槽与各该限位槽所共同界定的空间内,而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彼此相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复管式散热装置,该内管具有一个管体段,该管体段两端呈开放状而分别为一个蒸发端及一个冷凝端,该外管环绕包覆于该内管的局部管体段外壁面。
本实用新型的复管式散热装置,该基座的本体一端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一个定位片,该定位片通过一个锁结组件穿设固定于一个待锁固物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复管式散热装置,该盖本体一端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一个定位片,该定位片通过一个锁结组件穿设固定于一个待锁固物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蒸发的导热介质在该热传空间中流动,且在该第二毛细层引导下能冷凝于该内管外壁面,如此反复吸热、蒸发以构成一热交换循环回路,使得所处室内环境的热量传递至导热管组件后,再透过安装于室外的基座与封盖迅速进行散热,不但散热效率佳,且不会使外界灰尘污染室内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大型机房的局部示意图,图中显示该机房内容纳有许多电子设备;
图2是一立体分解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复管式散热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图中只显示一个导热管组件;
图3是一组合剖视图,辅助说明图2,图中以箭号说明导热介质的流动态样;
图4是一使用状态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应用于一大型机房中的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3,为本实用新型复管式散热装置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多个导热管组件2(图中只显示一个导热管组件2)、一导热介质3、一基座4,及一封盖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珈诚超导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珈诚超导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2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